本指铡碎的草,喻体内的水液废物。《素问·汤液醪醴论》:“去宛陈莝。”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三。即缓疽。见该条。
《金匮要略》方。又名抵当乌头桂枝汤。乌头。以蜜二斤,煎减半,去滓,以桂枝汤五合解之。得一升后,初服二合;不知,即服三合;又不知,复加至五合;其知者,如醉状;得吐者,为中病。治寒疝,腹中痛,逆冷,手足不
仰卧。《素问·评热病论》:“不能正偃者,胃中不和也。”
病名。《萧山竹林寺妇科秘方考》:“胎前二乳肿痛,身发寒热,名乳吹。”即妊娠乳肿。详该条。
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手阳明大肠经。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十七世纪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广生。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专门研究外科,闻名于当时。曾任太医院院判等职。撰有《外科大成》一书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即颧疔。见该条。
指病态的肤色鲜明透亮。多为水液滞留体表之象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色泽者,当病溢饮。”参色鲜明条。
同宗筋。《灵枢·五味》:“阴者,积筋之所终也。”详宗筋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