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又作血虚眩晕。《症因脉治·内伤眩晕》:“血虚即阴虚也,形体黑瘦,五心常热,夜多盗汗,睡卧不宁,头面火升,则眼花旋转。火气下降,则旋晕亦止,不比外感之常晕不休,不比痰火之暴发暴作,此血虚眩晕之症
①即五刺。见该条。②指《灵枢·五邪》所述的五脏有病的各种治疗方法。《黄帝内经太素》称五脏刺。
指以腹部胀满为主症的疾患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五。简称胀。《灵枢·胀论》载有五脏六腑胀病症状。《东医宝鉴·胀满》论胀病有七,即指寒胀、热胀、谷胀、水胀、气胀、血胀、蛊胀等。胀病有虚实之分。其病多由七情
病证名。见《普济方》卷三百五十八。小儿惊风的重证。即咽喉紧、口唇紧、眼梢紧、手脚紧、阴囊紧,为经脉邪实,经气将竭的危象。
伤食之一。指饮茶过多所致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伤食不能食源流》:“至于所伤之物既种种不同,宜各用主治之药。……伤茶,轻者姜黄、芝麻,甚者吴萸、椒、姜。”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四:“茶积,磨积丸治茶积饮食减少,面
本的性质为虚,标的性质为实。有四种情况:①原来的旧病为虚证,而后发的新病为实证,②病人的体质虚而感受实邪,③因体质虚而致气血郁结,气化无权。如气虚而致血瘀,或脾肾虚而致痰饮、水肿、饮食积滞等。④病的本
即肝火的实证。参肝火、肝火上炎各条。
见《江西民间草药》。为算盘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生于手指疔疮的总称。因其发病部位不同而患指形态各异,病情亦有轻重之分。历代医家命名繁多,且很混杂,如蛇头疔、蛇眼疔、天蛇毒、天蛇头、水蛇头、水蛇头疔、蛇节疔、钉节天蛇、病蛇节、蛇腹疔、蛇背疔、蛀
①人体部位名。位于脐下三寸关元穴部位。道家认为这里是男子精室、女子胞宫的所在处。后世作关元穴别名。②经穴别名。其说有三:①指气海穴(《普济本事方》)。②指石门穴(《针灸甲乙经》)。③指关元穴(《针灸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