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鹅掌金星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窝儿七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千金翼方》卷二十三。即五香连翘汤第二方,见五香连翘汤条。
即通关丸,见该条。
溢,指脉来盈溢、洪盛。古代脉诊寸口(脉口)属阴,人迎属阳,若人迎与寸口脉俱洪盛如溢,示邪盛正衰,病进。《灵枢·终始》:“人迎与脉口俱盛三倍以上,命曰阴阳俱溢。”
【介绍】:三国时蜀国医家。据史料记载,著有《意医纪历》1卷,现已不传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乌泡刺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幼幼集成》。系指口角生疮,多见于小儿。即口吻疮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王之翰《妇科胎产百病》。即妊娠咽痛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正甫。婺源江湾(今江西婺源县东)人。幼年多病,因而学医,读医书很多,在当地闻名。著有《医学原理》、《丹溪发明》等书,皆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