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,瘃即冻疮。《太平圣惠方》第九十一卷:“夫小儿脚瘃者,是小儿肉嫩,外风冷中于足掌中涌泉穴也。是儿脚上皮肉间,气血与风邪相感,使肉硬气血不通,阳气不达,致使然也。”
见《盘珠集胎产证治》。即妊娠疟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方导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出《类经图翼》。位于头部中线,当前、后发际连线的中点处;或于百会穴后1寸取穴。主治中风,头痛,眩晕,癫痫等。沿皮刺0.3~0.5寸。艾炷灸1~3壮;或艾条灸3~5分钟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图鉴》。为刺五加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经效实验单方》。为连钱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藏于肾中的先天之精,为阴精之本,故又称“元阴”。《景岳全书·传忠录》:“元阴者,即无形之水,以长以立,天癸是也,强弱系之,故亦曰元精。”
【介绍】:参见徐述条。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北齐医生。一作山提。撰《杂药方》10卷,已佚。
见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。为老鸦糊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