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四肢疼痛

四肢疼痛

证名。见《备急千金要方·诸风》。多因风寒湿邪外袭,或痰火壅塞经络所致。疼痛部位有固定与游走的不同。《诸病源候论·四肢痛无常处候》:“四肢痛无常处者,手足支节皆卒然而痛,不在一处,其痛处不肿,色亦不异,但肉里掣痛,如锥刀所刺。由体虚受于风邪,风邪随气而行,气虚之时,邪气则胜,与正气交争相击,痛随虚而生,故无常处也。”《医权初编》卷上:“体肥善饮,素多痰火者,一旦发动,经络壅塞,四支疼痛,亦不为用,此亦脾家之病。”可用防己汤附子八物汤松节酒等。本证可见于痹证、痛风等疾患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秋应中衡

    脉应四时之象。出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。秋季阳气收敛,脉象应轻平而浮,像秤杆的平衡一样。

  • 伤寒法祖

    书名。2卷。清·任越庵编撰。刊于1822年。此书系将柯韵伯所撰《伤寒论翼》予以删订而成。其中对伤寒的分经、立论悉遵柯氏原著。现有《珍本医书集成》本。

  • 儿啼

    见《医学入门》,即子啼,详该条。

  • 疳涩眼

    出《儒门事亲》。即疳眼。详该条。

  • 张世茂

    【介绍】:见张柏条。

  • 脾为生痰之源

    指痰饮证的病机。脾主健运,若脾虚健运失职,则水湿停滞,淤而成痰。《医宗必读·痰饮》:“按痰之为病,十常六七,而内经叙痰饮四条,皆因湿土为害,故先哲云:‘脾为生痰之源’……脾复健运之常,而痰自化矣。”

  • 刺虎

    出《本草图经》。即虎刺,详该条。

  • 胡文虎

    【生卒】:1883~1954【介绍】:著名华侨企业家。父胡子钦在缅甸仰光开设永安堂中药行,行医售药,颇有声誉。文虎十岁回国求学,四年后返回仰光,助父经营,并浏览医书,侍诊父侧。1908年其父离故,他与

  • 狐臭

    病名。体气之发于腋下者。出《肘后方》卷六。又名胡臭、腋臭、腋气。因湿热郁于腠理汗孔或遗传所致。临症腋下汗液有特殊臭气。大部分患者伴有油耳朵症状。用枯矾粉或密陀僧加枯矾粉外搽;或龙眼核十二枚和胡椒五十四

  • 草黄莲

    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马尾连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