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明·邓苑《一草亭目科全书》。即旋螺突起。详该条。
参见痘疹四合全书条。
厥阴病证型之一。包括阳虚寒厥和血虚寒厥。详厥阴病条。
病名。即中消。《证治要诀·大小腑门》:“消脾,缘脾经燥热,食物易化,皆为小便,转食转饥。”详中消条。
见灸膏肓腧穴法条。
见《灵枢·病传》。乔,同“蹻”,用足踩;摩,按摩,用手按压或抚摸。蹻与摩都是通过压按病人身体的一定部位以调整阴阳气血,疎通脏腑经络气机的治疗方法,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称为“按蹻”,现代则属“推拿”范畴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秋鼠曲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。又称泄脓血、圊脓血、清脓血。指大便下脓血,常为痢疾症候之一。有实热虚寒之分。如兼见口渴、脉数者,多属实热,治宜清热、调气、和营,可选用白头翁汤、香连丸、洁古芍药汤等方。如
与“腧”、“输”通,指腧穴。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:“俞在颈项。”又专指背俞穴。
即三才丸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