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大二郎箭

大二郎箭

药材名称大二郎箭

拼音Dà èr Lánɡ Jiàn

别名虾子草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,过江藤(《四川中药志》),铜锤草(成都《常用草药治疗手册》)。

出处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

来源马鞭草科植物大二郎箭全草。在栽种当年的9~10月可采收一次。以后每年都可采收2次,第一次在6~7月,第2次在9~1O月。采收后,拣去杂草,洗净,晒干。

原形态多年生蔓性草本。分枝直立,被粗毛。茎匍匐地面,触地生根,长15~90厘米。叶对生;近于无柄;倒卵形,长1~2.5厘米,质厚,先端钝或浑圆,边缘在中部以上有锯齿,基部窄楔形。穗状花序,腋生;花小而稠密,花序长椭圆形,长l~2厘米;花序梗甚长,长2~6厘米;花萼钟形,2裂,甚小;花冠近唇形,淡红色;雄蕊4,内藏,2长2短;雌蕊1,2心皮,2室,每室1胚珠。果实干燥,直径不及2毫米,包藏于宿存的萼内,成熟时分裂为2个小坚果。花期8月。

生境分部多生于向阳的溪流两旁及河岸的砂土中。分布四川等地。

性味《四川中药志》:"性平,味苦,无毒。"

功能主治①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"破瘀生新。治白淋、小便出血和吐血。"

②《四川中药志》:"治咳嗽,吐血,血淋,跌打损伤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~5钱。

注意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"孕妇忌服。"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刺莓果

    药材名称刺莓果拼音Cì Méi Guǒ别名蔷薇果(东北)出处《黑龙江中药》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刺玫的果实。果实在将成熟时摘下,立刻晒干,干后除去花萼,或把新鲜果实切成两半,除去果核,

  • 焦槟榔

    药材名称焦槟榔英文名SEMEN ARECAE PREPARETA来源本品为槟榔的炮制加工品。性状本品呈类圆形薄片,直径1.5~3cm,厚1~2mm。表面焦黄色,可见大理石样花纹。质脆,易碎。气微,味涩

  • 龙珠根

    药材名称龙珠根拼音Lónɡ Zhū Gēn出处《福建民间草药》来源茄科植物龙珠的根茎。功能主治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"治痢疾,龙珠根一两,洗净,酌加水煎。赤痢调白糖,白痢调红糖,饭前服,日两次。"摘录《中

  • 杨树花

    药材名称杨树花拼音Yánɡ Shù Huā来源药材基源:为杨柳科植物毛白杨、加拿大杨或同属数种植物的雄花序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Populus tomentosa Carr.2.Populus c

  • 牛耳朵

    药材名称牛耳朵拼音Niú ěr Duo别名石三七、石虎耳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。出处《广西药植名录》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牛耳朵的根茎或全草。原形态多年生草本。根茎粗壮。根生叶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,

  • 四方盒子草

    药材名称四方盒子草别名羊肝狼头草、蕨芨花、还阳草来源玄参科四方盒子草Pedicularis rex C. B. Clarke,以根、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。性味甘、微苦,温。功能主治

  • 紫萝兰

    药材名称紫萝兰来源堇菜科堇菜属植物云南堇菜Viola yunnanfuensis W. Beck.,以全草入药。秋季采收,晒干。性味辛、涩,平。功能主治清热解毒。痈疽疮疡。用法用量外用适量,捣烂敷患处

  • 水白蜡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水白蜡药材名称水白蜡拼音Shuǐ Bái Là出处《陕西中草药》来源为木犀科植物小蜡树的叶。夏、秋采收,晒干或鲜用。原形态小蜡树,又名:小白蜡树、小叶女贞。半常绿灌

  • 白蜡树叶

    药材名称白蜡树叶拼音Bái Là Shù Yè出处《贵州植药调查》来源木犀种植物白蜡树的树叶,详"白蜡树皮"条。性味辛,温。功能主治调经,止

  • 鳢鱼血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鳢鱼血药材名称鳢鱼血拼音Lǐ Yú Xuè出处《本草再新》来源为鳢科动物乌鳢的血。功能主治《本草再新》:"能治血分,理腰脚气,利关节,活脉络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