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代医官职称。系仅次于提点、太医院使的官职,官阶从六品。参见太医院条。
出《幼科发挥》。即百晬内嗽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疔疮生于胁部者,证治见疔疮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照山白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太阳病出现痉症者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海藏云:发汗太多因致痉。身热足寒,项强恶寒,头热,面肿目赤,头摇口噤,背反张者,太阳痉也。”《医宗金鉴·订正伤寒论注》:“盖身以后属太阳,凡头项强急,
即十二官。出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。详十二官条。
推拿手法。①“扣”同“叩”。即击法,见该条。②用手掌覆盖穴位。《儒门事亲·解利伤寒》:“可用两手指相交,紧扣脑后风府穴,向前礼百余拜,汗出自解。”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白毛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。为脆蛇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恼怒伤肝,肝气怫郁,木燥火生,筋膜干急所致的痿症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三:“肝热痿软之症,汁溢口苦,两胁攻刺作痛,筋膜干急,筋缩而挛,此《内经》肝热痿弱之症也。”治宜疏肝理气,滋水涵木,舒筋活络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