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三蒸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。详二十三蒸条。
见《本草经集注》。即枣树根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六。系生于腘窝下方合阳穴处之疽。多因湿热邪毒蕴结所致。治宜解表托里除湿清热,内服羌活汤;如已成脓则切开引流,按溃疡治疗。余参见痈、疽各条。
证名。出《素问》。系指舌本卷曲而难伸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心脉搏坚而长,当病舌卷不能言。”《素问·缪刺论》:“邪客于手少阳之络,令人喉痹舌卷,口干心烦。”少阴之脉系舌本、连舌下,厥阴肝经之脉环绕阴
即耳廓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幼幼集成》。即风痫、惊痫、食痫。各详该条。
见《山西中草药》。即墓头回,详该条。
出《中藏经》。为胡颓子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三十六黄之一。①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五十五:“髓黄者,身体赤黄,四肢不举,肌肉战掉,鼻中出血,两脚疼闷,一手专安额上,身不壮热,爱冷处卧。”治用点烙法,内服地骨皮散。②《圣济总录》卷六十一:“髓黄,病人四
证名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诸汗源流》。即油汗。详绝汗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