痧证之一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痧胀源流》:“蛔结痧,痧毒攻胃故蛔死,入于大肠与宿粪相结,腹中大痛,是为蛔结。又有痧毒入胃,胃必热胀之极,蛔不能存,因而上涌,乘吐而出;或蛔结腹痛,不大便,或入大肠由大便而出
臂的内侧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循臂阴入腋下。”
指思虑过度所致的疾病。《医醇賸义·思伤》:“思虑太过,心烦意乱,食少神疲,四肢倦怠。”用一志汤等方。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小蓟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横刺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孙文胤条。
病名。见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。指真阳不足,气不化液所致的消渴病。治宜温阳补火。参见消渴条。
见脉诀条。
见六种新编条。
【生卒】:?~1380年【介绍】:明初医家。字用诚。会稽(今浙江绍兴)人。为名医朱震亨弟子,精医术,尤长于本草,汇集金、元著名医家如张洁古、李东垣、王海藏、朱震亨、成无己等关于本草方面的论述和发挥,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