脉象。脉伏而搏指。《素问·经脉别论》:“太阴藏搏,言伏鼓也。”
经穴名,代号GB33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,原名阳关。《千金要方》名关阳。《针灸大全》名足阳关。近称膝阳关。别名寒府、阳陵、关陵,属足少阳胆经。位于膝外侧,阳陵泉穴上3寸,股骨外上髁之边缘处。另说在阳陵泉
见《本草便读》。为桑螵蛸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痛同消。即三消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五十三。详三消条。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芜荑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乃目傍窍中流出薄稠水,如脓腥臭,拭之即有,久则目亦模糊也。”同漏睛。详该条。
见《景岳全书·妇人规》。即经行后期。详该条。
《焦氏喉科枕秘》卷一方。川芎、桔梗、牛蒡子、白芷、天花粉、黄芩、甘草、玄参、防风、栀子、枳壳、乌药、陈皮。加连根葱白一枚,灯心一团,水煎,食后服。治风热积心,喉中干燥作疼,无痰涎而气喘者。
即补法。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用真菌》。为树舌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