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宇陀宁玛·元丹贡布

宇陀宁玛·元丹贡布

【生卒】:708~833

【介绍】:

唐代杰出的藏族医学家。公元708年,出生在西藏堆龙德庆地区。曾任藏王松赞干布的御医。对藏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贡献。曾多次到祖国内地和印度等邻近国家和地区学习医学,集藏、汉、印医学为一体。医术高明,在诊断学上,除对病人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详细检查外,尤其重视运用脉诊和尿诊。在诊脉时,从脉象的变化进行分析判断。在尿诊时,十分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、蒸汽、泡沫、味道、漂浮物、沉淀以及静置后尿色的变化。宇陀的医术十分全面,不仅擅长内科疾病的诊断治疗,而且亦精通外科手术治疗。他具有崇高的医学道德,为人治病不分贫贱富贵,一视同仁,博得了人们的好评。在广泛收集民间医学资料,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,吸收汉族、印度及其他医学的精华,在公元八世纪末,主持编著著名的藏医学经典著作《四部医典》。《四部医典》问世,为藏医学形成本民族独特的医学体系奠定了基础。标志着藏医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。正因于此,人们尊称他为藏医的“医圣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春应中规

    脉应四时之象。出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。春季温暖,脉象应圆滑流畅,像圆形的规一样。

  • 治痿独取阳明

    治则。出《素问·痿论》。阳明属胃,主受纳水谷,化生气血,营养全身,滋润宗筋。阴阳经脉总会于宗筋,宗筋起约束骨节而使关节滑利的作用。痿证多因阳明经脉不足,使宗筋松弛所致,故有此说。然肝肾不足,下元亏虚也

  • 委阳

    经穴名。代号BL39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三焦之下合穴。位于膝关节后面,腘窝横纹中点外开1寸,股二头肌腱内侧缘处;或于委中穴外侧1寸处取穴。另说“委中外二寸”(《医学入门》);“委中上一

  • 肾囊肿亮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医门补要》卷中。多因脾伤不能约水,下注于囊所致。症为阴囊、阴茎肿胀明亮。治宜健脾、益气、行水。可用四君子汤加黄芪、泽泻、猪苓等。若发生在老人或久病者,多属难治。

  • 麻证口渴

    病证名。麻疹发热而口渴。元·滑伯仁《麻证新书》:“麻证原是火邪,心火内亢,肺焦胃枯,津液干涸,发热之时,未有不渴,不可以冷水与饮,只宜绿豆、或芝麻,或陈炒米煎汤饮之。”如麻疹初起即口渴、热重者,多挟温

  • 樗皮

    出《日华子诸家本草》。为樗白皮之简称,详该条。

  • 顶天抱地

    练功方法之一。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《少林内功》。两手屈肘仰掌置于两腰处,徐徐向上举,掌心朝上,指尖相对,再缓缓向两侧分开,同时上身向前俯,两掌渐渐合拢、相迭,掌背尽量靠地,然后上身起立,两掌如抱

  • 酒醴

    酒剂的古称。详酒剂条。

  • 阴瘅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医门法律·黄瘅门》。即阴疸。详该条。

  • 咳逆嗽

    病名。见《丹溪心法·咳嗽》。指咳呛气逆的痰嗽。治疗可用蛤粉、青黛、瓜蒌、贝母等。参见咳嗽、咳逆、痰嗽等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