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医宗金鉴·删补名医方论》卷二十七。即加味肾气丸,见该条。
见邹氏纯懿庐集条。
即行气。详该条。
指心中空虚,容易恐惧的一种证候。多因心血或心气不足,胆气怯弱所致。与精神因素也有一定关系。可见于某些虚弱证、贫血、神经官能症等。治宜养心安神或温胆安神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应园。江西金谿人。对内、外、儿等科都有所长。编著有《痰火点雪》(一名《红炉点雪》)一书,重点讲述肺痨病的证治。另著有《外科百效全书》、《幼科百效全书》、《小儿痘疹医镜》等书。
综合性医书。清·高鼓峰撰于1725年。作者据临证经验,阐述诊法、二十五法方论及内、妇、儿科等常见疾病诊治,共20余篇。作者于上述专题,颇有独到的见解。本书收入《医林指月》时,附入胡珏所写的评论百余条。
见上海中医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胡颓子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证治准绳·类方》第二册方。栝蒌实、枳实(麸炒,去瓤)、桔梗、半夏各等分。为细末,姜汁打糊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五十至七十丸,食后淡姜汤送下。治胸膈痞痛彻背,胁胀喘急妨闷。若痰因火动者,加黄连。
【介绍】:见王朝弼条。
病名。六经病之一。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:“阳明之为病,胃家实是也。”胃家,泛指肠胃而言;实,是邪气实。阳明病一般主里、热、实证。辨证有经证、府证之分。《伤寒贯珠集·阳明篇上》:“阳明则府病多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