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居髎

居髎

经穴名,代号GB29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少阳胆经。阳蹻、足少阳之会。在髂前上棘与大转子最高联线中点(图96)。另说“在章门下同身寸之八寸三分,骼骨上”(《素问·气府论》王冰注);“从维道下行三寸,监骨上陷中”(《医宗金鉴》);“维道下二寸,后开五分,环跳前,横直环跳,相去三寸微高些”(《针灸集成》)。布有股外侧皮神经;并有旋髂浅动、静脉分支及旋股外侧动、静脉升支通过。主治腰腿痹痛,月经不调带下疝气;以及坐骨神经痛,下肢瘫痪等。直刺1~1.5寸。艾炷灸5~7壮;或艾条灸5~15分钟。

图96

猜你喜欢

  • 黑烂自啮舌

    舌黑烂,频欲自啮。为脏腑热极兼受秽毒重症,杨梅毒疮可见此舌,宜大剂清热解毒泻火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
  • 转乳

    即乳。详该条。

  • 下睑

    解剖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又名下胞、下睥。与解剖学同名器官同。其上界为下睑之睑弦,下界为眼眶之下缘。参见眼睑条。

  • 蔷薇果

    见《东北植物药图志》。为刺莓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齿露

    病证名。《奇效良方》卷六十二:“大肠虚则齿露。”症为龈乳头萎缩而齿根暴露。

  • 赤虫病

    九虫病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九虫病诸候》:“赤虫状如生肉,动则肠鸣。”或更见腹泻,便脓血等。治宜攻积杀虫为主。方用追虫丸、芜荑散等。参见九虫病条。

  • 眉头

    ①眉毛的内侧端。②指攒竹穴。属膀胱经。位于眉毛的内侧端。《素问·骨空论》:“从风憎风,刺眉头。”王冰注:“谓攒竹穴也。”

  • 肺噤

    病证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五。指初生口噤嘴唇苍白者,参口噤条。

  • 牛刺竻菜

    见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。为大蓟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痘疹大全八种

    丛书。明·吴勉学辑。刊于1601年。包括宋·钱乙《类证注释钱氏小儿方诀》,宋·闻人规《痘疹论》,宋·陈文中《小儿痘疹方论》,明·蔡维藩《痘疹方论》,《陈蔡二先生合并痘疹方》,明·魏直《博爱心鉴》,佚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