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山海棠

山海棠

《中药大辞典》:山海棠

药材名称山海棠

拼音Shān Hǎi Tánɡ

别名水八角、金蝉脱壳、红耗儿、酸草果、腰包花、化血丹(《云南中草药》),一口血、大麻酸汤杆(《文山中草药》),野海棠、白棉胡、老鸦枕头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。

出处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

来源秋海棠科枝物云南秋海棠全草根、果实。全草、果实均秋季采收,晒干备用。根,四季可采,洗净,切片,晒干。

原形态多年生瘦弱草本,高15~35厘米。根状茎细长,斜出,略有须根。茎细,无毛,不分枝或下部偶有分枝,生4~6叶。单叶互生,上部叶渐变小,长卵形,长3~6.5厘米,基部宽2~3厘米,渐尖头或近尾尖,基部心脏形,稍歪斜,边缘有不整齐钝牙齿,上下两面绿色,无毛,膜质;叶柄长3~5厘米,纤细。总状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;花梗长1~1.5厘米;花小,粉红色。蒴果有3翅,其中有1翅特大,三角形,无毛。

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林下潮湿石岩上。分布云南、四川、广西、贵州等地。

性味①《云南中草药》:"根、果:辛,温。"

②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:"全草:性平,味微苦酸涩。根:酸涩,性温。"

功能主治行气止痛,活血祛瘀。治胃痛,月经不调,痛经,小儿吐泻,疝气,跌打损伤。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~3钱。外用:捣敷。

注意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。

复方①治胃酸多、胃痛:山海棠全草一至三钱。酸腌菜水煨服。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

②治月经不调,白带过多,妊娠浮肿:山海棠全草一至三钱。水煎服。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

③治更年期月经紊乱,吐血:水八角根一至二钱。水煎服。(《云南中草药》)

④治月经不调,痛经,跌打损伤:一口血根三至五钱。水煎服,日服2次。(《文山中草药》)

⑤治小儿吐泻:水八角根三分。焙黄,水煎服。(《云南中草药》)

⑥治小儿白尿、疝气:水八角果五分。水煎服。(《云南中草药》)

⑦治小儿口腔炎:鲜一口血根适量,榨汁涂患处,日涂四至六次。(《文山中草药》)

⑧治骨折:水八角根一至二钱,水煎服;外用鲜品捣烂敷骨折处。(《云南中草药》)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山海棠

药材名称山海棠

拼音Shān Hǎi Tánɡ

别名一口血、大麻酸汤杆、野海棠、白棉胡老鸦枕头、水八角、金蝉脱壳、红耗儿、酸苹果、腰包花、化血丹。

出处出自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秋海棠科植物云南秋海棠的根、全草或果实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egonia yunnanensis Levl.

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全草和果实;根全年均可采,晒干或鲜用。

原形态多年生弱质草本,高15-35cm。根茎细长斜出,略有须根。茎细,无毛,不分枝或下部偶有分枝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3-5cm,纤细;叶片膜质,长卵形,长3-6.5cm,基部宽2-3cm、先端渐尖或近尾尖、基部心脏形,稍歪斜,边缘有不整齐的钝牙齿,上下两面绿色,无毛。总状聚伞药序,腋生,或顶生,花梗长1-1.5cm,药小,粉红色。蒴果具3翅,其中一翅最大,三角形,无毛。花期6-7月,果期8-9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林下潮湿石岩上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
性味味微苦;酸;涩;性微温

功能主治活箅调经;行气止痛。主月经不调;痛经;白带过多;胃痛;小儿疫气;跌打损伤。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-9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红毛菍

    药材名称红毛菍拼音Hónɡ Máo Rěn别名豺狗舌、红爆牙狼、赤芳郎、大叶母猪菍、红蕊母猪菍来源野牡丹科野牡丹属植物毛菍Melastoma sanguineum Sims,以根、

  • 节节花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节节花药材名称节节花拼音Jié Jié Huā别名耐惊菜(《救荒本草》),虾蠊菜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满天星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虾钳莱、白花仔(《广州常见经济植物

  • 猴骨

    药材名称猴骨拼音Hóu Gǔ别名猕猴骨、申骨、黄猴来源灵长目猴科猕猴Macaca mulatta (Zimmermann),以骨骼(酥炙或打碎)入药。生境分部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西藏、广西。性

  • 龙须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龙须草药材名称龙须草拼音Lónɡ Xū Cǎo别名野席草(《纲目拾遗》),野灯芯草、马棕根,野马棕、野灯草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,鬼尖头草(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),灯心草(《

  • 长圆叶梾木枝叶

    药材名称长圆叶梾木枝叶拼音Chánɡ Yuán Yè Lái Mù Zhī Yè英文名Swida oblonga (Wall) Sojak来源药材基源:为山茱萸科植物长圆叶梾木的枝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

  • 虫豆柴

    药材名称虫豆柴拼音Chónɡ Dòu Chái别名远志木蓝来源豆科远志木蓝Indigofera neopolygaloides Hu,以全株入药。生境分部贵州。性味辛、微

  • 麦角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麦角药材名称麦角拼音Mài Jiǎo别名麦角菌、黑麦乌米来源为麦角菌科麦角菌属的麦角菌Claviceps purpurea (Fr.)Tul.在寄主植物上所形成的菌核。夏

  • 尖尾风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尖尾风根药材名称尖尾风根拼音Jiān Wěi Fēnɡ Gēn出处《本草求原》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尖尾风的根。性味辛苦,温。①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"味辛,性温。"②《本

  • 蛤蜊肉

    药材名称蛤蜊肉拼音Gé Lí Ròu别名海蛤肉、文蛤肉来源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帘蛤科文蛤Meretrix meretrix (L.),以肉入药。生境分部沿海各处。化学成分鲜文

  • 龙葵子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龙葵子药材名称龙葵子拼音Lónɡ Kuí Zǐ出处《药性论》来源为茄科植物龙葵的种子。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取。化学成分种子含油2%。所含脂肪酸主为棕榈酸、硬脂酸、油酸、亚油酸,并含少量甾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