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岩酸

岩酸

药材名称岩酸

拼音Yán Suān

别名独牛、酸杆杆、一面锣、岩丸子,石鼓子,一口血。

出处本品原名独羊,始载于《植物名实图考》十七卷石草类,云:“独牛生云南山石间。初生一叶,似秋海棠叶而光滑无锯齿,淡绿厚脆,疏纹数道,面有紫晕如指印痕。茎高三四寸,从茎上发苞开花。花亦似海棠,只二瓣,黄心一簇。”所述及附图特征与现柔毛秋海棠颇似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秋海棠科植物柔毛秋海棠的块茎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egonia henryi Hemsl.

采收和储藏:秋后采挖,洗净,晒干或鲜用。

原形态多年生小草本,高4-12cm。块茎圆球形;无茎。通常有1叶(有时有2-3叶),叶柄长4-8cm,有柔毛;叶片圆心形,长宽约3-7cm,先端钝或急尖,基部凹口张开,近对称,两面具伏生柔毛,边缘有细圆齿。叶柄纤细,长4-8cm,有柔毛。二歧聚伞花序从地下生出,总花梗长7-17cm,有柔毛,花2-3朵,粉红色;雌雄花各有花被片4。蒴果长近1.8cm,略具柔毛,有3翅,1翅较大,狭三角形,尖头。花、果期秋季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阴湿山地石隙中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北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
性味味苦;酸。性微寒

功能主治活血消肿;止血;解毒利湿。主跌打损伤;骨折;关节肿痛;狂犬咬伤;咯血;尿血;红崩白带;淋症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散血芹

    药材名称散血芹拼音Sàn Xuè Qín来源药材基源:为伞形科植物散血芹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ternopetalum botrychioides )Dunn)Hand,-Mazz.[Cryp

  • 虎耳草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虎耳草药材名称虎耳草拼音Hǔ ěr Cǎo别名石荷叶、狮子耳、耳聋草、金丝荷叶、金丝吊芙蓉来源本品为虎耳草科植物虎耳草Saxifraga stolonifera Meerb.[S.

  • 齿叶草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齿叶草药材名称齿叶草拼音Chǐ Yè Cǎo别名疗齿草来源玄参科齿叶草属植物齿叶草Odontites serotina (Lam.) Dum.,以地上全草入药。夏秋开花时

  • 鲤鱼脂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鲤鱼脂药材名称鲤鱼脂拼音Lǐ Yú Zhī出处《实疗本草》来源为鲤科动物鲤鱼的脂肪。化学成分市品鲤鱼l市斤含脂肪15.8克,即3.16%。鲤脂稍有绿黄色萤光,略有旋旋旋旋旋光

  • 木天蓼子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木天蓼子药材名称木天蓼子拼音Mù Tiān Liǎo Zǐ出处《药性论》来源为猕猴槐科植物木天蓼的带有虫瘿的果实。性味①《药性论》:"味苦辛,微热,无毒。"

  • 大风艾

    药材名称大风艾拼音Dà Fēnɡ ài别名艾纳香、冰片艾来源为菊科艾纳香属植物大风艾Blumea balsamifera DC.,以根、嫩枝、叶入药。夏秋采收,鲜用或阴干。原形态一年生或多年生大草本或

  • 牡荆

    药材名称牡荆拼音Mǔ Jīnɡ别名黄荆、小荆、楚性味实:苦、温、无毒。叶:苦、寒、无毒。根:甘、若、平、无毒。茎:甘、平、无毒。功能主治1、白带下。用牡荆子炒焦为末,饮服。2、小肠疝气。用牡荆子半升,

  • 黄梢蛇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黄梢蛇药材名称黄梢蛇拼音Huánɡ Shāo Shé别名灰鼠蛇、过树蛇、上竹龙、黄肚蛇、索蛇、过树榕来源有鳞目游蛇科灰鼠蛇Ptyas korros (Schle

  • 雕爪

    药材名称雕爪拼音Diāo Zhǎo别名鹰爪来源隼形目秃鹫Aegypius spp.;鹰Accipiter spp.;金雕Aquila chrysaetos (L.);海雕Haliaeetus spp.

  • 海州骨碎补

    药材名称海州骨碎补拼音Hǎi Zhōu Gǔ Suì Bǔ别名毛姜、铜丝草、石灵芝、申姜来源药材基源:为骨碎补科植物骨碎补的根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avallia mariesii Moore 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