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爱书
见神应经条。
见神应经条。
【介绍】:见徐春甫条。
病证名。指脾气、脾阳不足所出现的证候。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十五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脾胃经虚实寒热证治》:“脾虚寒病,泄泻,腹满,气逆,呕吐,心烦不得卧,肠鸣,虚胀,饮食不消,劳倦,虚羸,喜噫,四肢逆
见清·王实颖《广嗣五种备要》。即产后厥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即冲疽①。见该条。
穴位深浅分部名。亦称“地才”。指深层。参见人部条。
见脉诀条。
病证名。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:“经行则血虚,血虚则生内热,加于风邪客热乘虚而入,聚于阳明,此斑之所由发也。治法疏风、清热、凉血,不可辛湿之药,宜犀角连翘饮(犀角、连翘、丹皮、生地、枳壳、荆芥、白芷、前胡
见痘疹全书条。
五脏水肿的灸疗方法。《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·肿胀论》:“青(肝)水灸肝井(大敦);赤(心)水灸心荥(少府);黄(脾)水灸脾俞(太白);白(肺)水灸肺经(经榘);黑(肾)水灸肾合(阴谷)。”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胖血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