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战慄

战慄

证名。指身体抖动并有怕冷感觉。多因暴感寒邪,或心火热甚,阳气被遏所致。可见于外感热病疟疾、暴受寒冷、饮酒、恐惧时。《素问玄机原病式·六气为病》:“战慄,动摇,火之象也。阳动阴静,而水火相反,故厥逆禁固,屈伸不便,为病寒也。慄者寒冷也。或言寒战脾寒者,未明变化之道也。此由心火热甚,亢极而战,反兼水化制之,故寒慄也。然寒慄者,由火甚似水,实非兼有寒气也。故以大承气汤下之,多有燥粪下后,热退则战慄愈矣。或平人冒极寒而战慄者,由寒主闭藏,而阳气不能散越,则怫热内作故也。……或平人极恐而战慄者,由恐为肾志,其志过度,则劳伤本藏,故恐则伤肾,肾水衰则心火自甚,而为战慄也。又如酒苦性热,养于心火,故饮之过多,则心火热甚,而为战栗,俗谓之酒禁也。”《张氏医通·寒热门》:“若阳虚则但畏寒,阳郁则振寒、战慄,有火无火之分也。亦有暴感寒邪,恶寒脉伏而战慄者,麻黄汤发散之。”参见寒慄、振寒、寒战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热迫大肠

    指急性、热性的腹泻病变。因热邪下迫大肠,大肠传导失常所致。症见腹痛,泻下如注,粪便黄臭,肛门灼热,尿黄短,舌苔黄干,脉滑数等。

  • 玉顶疽

    病名。出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上。即百会疽。见该条。

  • 青纹

    指纹色青,主惊、主痛、主抽搐(见《四诊抉微》)。

  • 五败症

    证名。出《外科正宗》。即五损。见该条。

  • 脉诊概要

    蒙医诊断专著。罗布增苏勒和木用藏文撰于十八世纪。主要介绍诊脉的部位、时间。兼论放血疗法常用的穴位。现存木刻本。

  • 蜒蚰蠃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蜗牛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胎瘤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正宗》卷二。又名红丝瘤。多因母体蕴热更兼血瘀结滞而成。初生婴儿头部、胸乳间生局限性肿块,色紫微硬,漫肿略疼,或大或小。治宜用针刺破瘤体,后服五福化毒丹,外贴黄连膏。即血管瘤。

  • 家佩兰

    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罗勒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心汗

    病名。《丹溪心法·盗汗》。指心窝部多汗。《医林绳墨·汗》:“又有心汗者,当心膻中,聚而有汗。”因忧思惊恐,伤及心脾所致。治宜补养心脾,敛神益气,选用生脉散、归脾汤、补心丹、茯苓补心汤等方。

  • 伤寒杂病论读本

    见孙氏医学丛书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