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生卒】:1806~1880【介绍】:清代满族医家。字斐然。自幼研医。尤善疡科,所治疑难证多良效。著有《边氏验方》30卷。
【介绍】:见胡大卿条。
【介绍】:见陶弘景条。
经外奇穴别名。《中国针灸学》:“椎顶又名太祖。”江苏省中医学校《针灸学》作崇骨别名。
病名,见《重楼玉钥》卷上。系咽喉肿痛,胸前亦红肿,汤水难下之病症。多由肝胃火毒炽盛,痰毒邪火上冲咽喉所致。症见咽喉肿痛,吞咽不利,胸前红肿,痰壅气喘,身发寒热等。《重楼玉钥》:“此症初起吞咽不下,但胸
病证名,指小儿真元虚,手足厥冷的证候。临床有寒厥和热厥之分。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九:“夫寒厥者,即阴厥,宜急补阳(宜理中汤,或附、桂、干姜、吴萸,俱可酌用);热厥者,即阳厥,宜急泄热(宜芩、连、山栀、石
病证名。见《叶氏女科证治》卷二。亦名胎前耳鸣。多因肾虚,或肝胆火盛所致。孕后足少阴肾经不足,肾虚髓海不足则耳鸣,兼有头晕、目眩、腰痠。治宜滋阴补肾,方用猪肾丸(猪肾子一对,青盐少许,蜜丸酒下)。因肝胆
【介绍】:见张世贤条。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即栗子,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热郁气逆所致的心痛。《活法机要·心痛证》:“热厥心痛者,身热足寒,痛甚则烦躁而吐,额自汗出,知为热也。其脉浮大而洪,当灸太溪及昆仑,谓表里俱泻之,是谓热病汗不出,引热下行,表汗通身而出者愈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