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见《审视瑶函》。即神光自见证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。多由风湿热毒熏蒸所致。症见耳廓上生疮,痛流黄水,时发时愈。治宜清热除湿。可选用黄连解毒汤、五味消毒饮、温胆汤等加减。外用胡粉散。
经络病候和经穴主治的概括。参见是动病、所生病各条。
小儿推拿方法。用于治疗发热等症。操作方法有:①先掐总经,清天河水,滴一点水于劳宫处,用手扇几下,再滴一点水于总筋处,然后用屈曲的中指节往右运劳宫穴,并以口吹气,随吹随运。《小儿按摩经·手诀》:“先清天
经穴名,代号RN11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任脉。位于腹正中线,脐上3寸。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臂上、下动脉交界处的分支。主治胃痛,呕吐,腹胀,腹痛,肠鸣,泄泻,水肿,食欲不振;以及急慢性胃炎等。直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车前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SJ11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《千金要方》作清冷泉。属手少阳三焦经。位于肘尖(尺骨鹰咀)上方2寸处;或于天井穴直上1寸取穴。一说“肘上三寸”(《千金要方》)。布有臂背侧皮神经,桡神经肌支和中
见《国药的药理学》。为葛上亭长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台秘要》卷四。①温病的别称。泛指各种温病、热病。也有以感受热邪的轻重与季节的不同,分称为“温病”与“热病”者。《类证活人书》卷五:“因春温气而变,名曰温病;因夏热气而变,名曰热病。温、热二
即黑神散第一方,见黑神散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