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为疠风兼证。出《疠疡机要》上卷。若上体患者宜服醉仙散;下体患者宜服再造散;上下体具有者,宜用必胜散;遍体疙瘩或隐疹瘙痒者,宜服羌活当归散;疙瘩搔破,脓水淋漓,兼有寒热往来,服用八珍散加丹皮、柴胡
调和五味,饮食平衡之意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是故谨和五味,骨正筋柔。”高世栻注:“五味贵得其平,不可太过,是故谨和五味,得其平矣。”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骆驼蓬之别名,详该条。
身体消瘦虚弱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其久病者,有气从不康,病去而瘠。”
证名。症见齿缝疏豁不齐,又名齿疏。咀嚼时每有余物嵌入作梗。多因肾气不足或餐后挑剔成习,则齿缝愈疏。《仁斋直指方》:“齿者骨之所终,髓之所养,肾实主之。故肾衰则齿豁。”治宜培补肾元,用肾气丸加减。或用煅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即姜黄,详该条。
癃闭与溺血的病因之一。膀胱为藏津液之府,热灼津液则小便不通,热甚伤络,则见溺血。《素问·气厥论》:“胞移热于膀胱,则癃、溺血。”
出《本草图经》。为肉桂之药材名,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妇人绝嗣不生,漏赤白,灸泉门十壮,三报之。穴在横骨当阴上际。”即位于女性耻骨联合下缘,阴唇前联合上缘处。
【介绍】:宋代人,居钱塘(今浙江杭州)。一作李诇,字孟言,号樗散生。负气节,善诗。从杨维桢学,卖药于金陵(今南京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