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药材>桂丁

桂丁

《中药大辞典》:桂丁

药材名称桂丁

拼音Guì Dīnɡ

别名桂子(《百草镜》),桂子(《中药志》),桂丁香(《上海饮片炮制规范》)。

出处《纲目拾遗》

来源为樟科植物肉桂幼嫩果实。10~11月采摘未成熟的果枝,除去枝条,晒干。

生境分部主产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
性状干燥幼嫩的果实,包藏于宿存的花被内,全体呈倒圆锥形。外层的花被呈杯状,长6~11毫米,顶端膨大,边缘6浅裂,表面暗棕色,有皱纹,基部有时带有果柄。剥去宿萼后可见未成熟的果实,呈扁圆形,直径3~4毫米,厚约2毫米,黄棕色,有光泽。上面正中有一微凸的花柱残基,下面有放射状皱纹,中央有凸起的子房柄。质松软,易压碎。气芳香,味微甜。以肉厚、香浓者为佳。

化学成分含生物碱0.07%,皂甙2.06%,鞣质2.51%及挥发油。

性味辛甘,温。

功能主治《中药志》:"温中散寒,治胃脘寒庸呕哕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~2钱;或研末。

注意《中药志》:"阴虚火旺者忌服。"

复方治心痛,辟寒邪胃痛:桂丁研细,酒下三钱。(《百草镜》)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:桂丁

药材名称桂丁

拼音Guì Dīnɡ

英文名Immature fruit of Cassiabarktree

别名桂子桂子、桂丁香

出处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

来源药材基源:为樟科植物肉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Cinnamomum cassia Presl[Laurus cinnamomum Andr.;L.cassia C.G.et Th.Nees]2.Cinnamomum cassia Presl var.macrophyllum Chu

采收和储藏:10-l1月采摘未成熟的果实,晒干,去果柄。

原形态1.肉桂,常绿乔木,高12-17m。树皮灰褐色,芳香,幼枝略呈四棱形。叶互生,革质;长椭圆形至近披针形,长8-17cm,宽3.5-6cm,先端尖,基部钝,全缘,上面绿色,有光泽,下面灰绿色,被细柔毛;具离基3出脉,于下面明显隆起,细脉横向平行;叶柄粗壮,长1-2cm。圆锥花序腋生或近顶生,长10-19cm,被短柔毛;花小,直径约3cm;花梗长约5mm;花被管长约2mm,裂片6,黄绿色,椭圆形,长约3mm,内外密生短柔毛;发育雄蕊9,3轮,花药矩圆形,4室,瓣裂,外面2轮花丝上无腺体,花药内向,第3轮雄蕊外向,花丝基部有2腺体,最内尚有1轮退化雄蕊,花药心脏形;雌蕊稍短于雄蕊,子房椭圆形,1室,胚珠1,花柱细,与子房几等长,柱头略呈盘状。浆果椭圆形或倒卵形,先端稍平截,暗紫色,长约12-13mm,外有宿存花被。种子长卵形,紫色。花期5-7月。果期至次年2-3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常绿阔叶林中、但多为栽培。

资源分布:分布福建、台湾、海南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均有栽培,其中尤以广西栽培为多,大多为人工纯林。

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略呈倒卵形,长5-12mm,直径6-7mm。幼果椭圆形,直径约3mm,被宿萼包裹,表面黄棕色,先端稍平截,上有一微凸的花柱残基。宿萼杯状,边缘有不明显的6浅裂,表面暗棕色,有皱纹,下部延长成萼筒,少数连有果柄。气香,味辣。

以肉厚、香气浓者为佳。

2.显微鉴别 幼果黄切面:外果皮为1列长方形细胞,外壁及侧壁增厚,外被角质层;其下为2-3列类圆形厚壁细胞,壁木化,有纹孔,含棕色物质。中果皮为10-20列薄壁细胞,内含草酸钙方晶或小柱晶;散有油细胞及粘液细胞;近内果皮处散列维管束10多个;内侧有多列色素细胞。内果皮为1列含草酸钙方晶细胞层。种皮外层为4-5列棕色细胞,其内为2-4列具网纹细胞,木化。偶见部分胚乳细胞。

化学成分桂丁含挥发油,油中含桂皮醛(cinnamaldehyde)等。

鉴别理化鉴别 (1)取本品粉末1g,加乙醚5ml,振摇浸出15min,滤过。取滤液2ml,放入蒸发皿中,待乙醚挥散后,加乙醇2ml,移入试管中,加2,4-二硝基苯肼试液数滴,放置,产生棕红色沉淀。(检查桂皮醛)(2)薄层色谱 取本品适量,按常法提出挥发油,用等量乙酸乙酯稀释,为供液。以桂皮醛的乙酸乙酯溶液作对照。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板上,以乙酸乙酯-正已烷(1:9),展开18cm,晾干,喷雾2,4-二硝基苯肼试液显色。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棕红色斑点。

性味辛;甘;性温

归经脾;胃;肺经

功能主治温中散寒;止痛;止呃。主心胸疼痛;胃腹冷痛;恶心;嗳气;呃逆;呕吐;肺寒咳喘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-6g;或研末吞服,每次1-3g。

注意阴虚火旺者忌服。

复方治心痛,辟寒邪胃痛:桂丁研细,酒下三钱。(《百草镜》)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全叶青兰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全叶青兰药材名称全叶青兰拼音Quán Yè Qīnɡ Lán出处《陕甘宁肯中草药选》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全叶青兰的全草。夏季采收,除去泥沙、枯叶,晒干。原形态

  • 秋海棠果

    药材名称秋海棠果拼音Qiū Hǎi Tánɡ Guǒ来源药材基源:为秋海棠科植物秋海棠的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egonia euansiana Andr.采收和储藏:9-10月采果,多为鲜用。原

  • 米露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米露药材名称米露拼音Mǐ Lù出处《纲目拾遗》来源为新米或稻谷的蒸馏液。功能主治①《广和堂帖》:"和中纳食,清肺开胃。"②《纲目拾遗》:"大补脾

  • 人参芦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人参芦药材名称人参芦拼音Rén Shēn Lú别名竹节参(《本经逢原》)。出处《本草蒙筌》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茎。性味甘苦,温。①《本草蒙筌》:"甘。

  • 牛嗓管树根

    药材名称牛嗓管树根拼音Niú Sǎnɡ Guǎn Shù Gēn出处《云南中草药》来源猕猴桃科植物澜沧水东哥的根,夏、秋采收。晒干或鲜用。性味甘淡,平,有毒。功能主治接骨拔脓。治骨

  • 川乌

    药材名称川乌拼音Chuān Wū英文名RADIX ACONITI别名乌头、五毒根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. 的干燥母根。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,除去子

  • 垂果大蒜芥

    药材名称垂果大蒜芥拼音Chuí Guǒ Dà Suàn Jiè出处据《晶珠本草》记载:垂果大蒜芥可治肉毒症和骚热病。原植物果荚同侧悬垂是其特征。《形态比喻》记载:垂果大蒜芥生长在旱滩、田边地头。叶像萝

  • 海红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海红药材名称海红拼音Hǎi Hónɡ别名海棠(《通志》),海棠梨(《纲目》),棠蒸梨(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)。出处《饮膳正要》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西府海棠的果实。原形态西府海棠(《

  • 香椿子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香椿子药材名称香椿子拼音Xiānɡ Chūn Zǐ别名椿树子(《生生编》),椿芽树花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,椿花(《四川中药志》),春尖花(《重庆草药》),香椿铃(《陕西中药志》)。

  • 乌藨连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乌藨连药材名称乌藨连拼音Wū Pāo Lián别名乌泡连、山羊臭、如意草、母犁头菜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。出处《贵州民间药物》来源为堇菜科植物荁的全草、根茎。秋后采收。原形态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