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气虚眩晕

气虚眩晕

病证名。《症因脉治·内伤眩晕》:“气虚眩晕之症,气虚阳虚也。其人面色白,身无热,神识清爽,言语轻微,二便清利,时或虚阳上浮,头面得火,眩晕不止。”《医略六书·眩晕》:“劳倦伤脾,清阳下陷,眩晕倦怠,此劳役人多气虚眩晕。”治宜益气为主。肺气不足者,人参生脉散四君子汤中气不足者,补中益气汤心气不足者,酸枣仁汤肾气不足者,都气丸;若真阳不足,虚阳上浮者,肾气丸鹿角胶。亦有因肾不纳气引起。《医林绳墨·眩运》:“有醉饱房劳,损伤精血,肾家不能纳气归元,使诸气逆奔而上,此气虚而眩运也。”参见眩晕、肾虚眩晕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清心开窍

    即清热开窍。详该条。

  • 三黄丹

    《外科传薪集》方。大黄三两,黄柏一两,黄连三钱,煅石膏二两,炉底灰少许。为细末,黄连水调敷患处。治风毒黄水疮。

  • 脸停瘀血

    病证名。《银海精微》:“此乃肝气凝滞,脾胃停风湿也,或因天行赤眼之后,……不能调养,使血凝于胞睑之间,名曰瘀血。治之须番上下胞睑,劆洗瘀血至尽。宜服退赤散、当归散。”

  • 盖骨

    骨名。见《伤科汇纂》。即下横骨。详该条。

  • 肩骨出髎

    病名。见《伤科汇纂》卷五。即肩关节脱臼。详肩胛骨出条。

  • 脑转耳鸣

    病证名。系指头目眩晕而兼耳鸣。《灵枢·海论》:“髓海不足,则脑转耳鸣,胫酸眩冒。”由肾虚髓海不足所致。可见于今之美尼尔氏综合征等病。

  • 陆瘦燕

    【生卒】:1909~1969【介绍】:针灸学家。本姓李,字昌,因从舅姓,改姓陆。江苏昆山人。父李培卿,针术精湛,瘦燕秉承家学,亦精是术。十八岁赴上海,并在昆、沪两处设诊,后定居沪上。建国后,在上海市公

  • 烧山火

    针刺手法名。出明·徐凤《针灸大全》。其法将预定针刺深度分为浅(天部)、中(人部)、深(地部)三层,操作时,由浅至深,每层紧按慢提九次,如此反复几遍(称几度),至病人自觉某一局部或全身有温热感时出针,并

  • 梁国佐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生平不详。撰有《梁氏见效方》,已佚。

  • 八要

    指虚、实、冷、热、邪、正、内、外,为治病八要。《医门法律》:“治病有八要,八要不审,病不能去。……其一曰虚,五虚是也。脉细、皮寒、气少、泄泻前后、饮食不进,此为五虚。二曰实,五实是也。脉盛、皮热、腹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