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药材>水柏枝

水柏枝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水柏枝

药材名称水柏枝

拼音Shuǐ Bǎi Zhī

别名砂柳、臭红柳

来源为怪柳科水柏枝属植物水柏枝Myricaria germanica (L.)Desv.,以幼枝入药。夏、秋采收,剪取嫩枝,晒干。

性味辛、甘,温。

功能主治发表透疹。用于麻疹不透。

用法用量1~3钱;或适量煎水熏洗。

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《中药大辞典》:水柏枝

药材名称水柏枝

拼音Shuǐ Bǎi Zhī

别名砂柳(《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。

出处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

来源柽柳科植物水柏枝嫩枝。春、夏采收。剪取嫩枝晒干。

原形态落叶灌木,高1~2米。茎直立,具多数分枝,光滑。叶互生,鳞片状、长披针形或披针形,长2~9毫米,宽0.5~1.5毫米,先端钝或急尖,有腺点,蓝绿色。总状花序顶生;苞片卵状披针形,渐尖,基部具宽膜质边缘;萼片5,披针形,长约4毫米,顶钝,具干膜质边缘;花瓣5,粉红、白或紫红色,矩圆状椭圆形,长于花萼;雄蕊10枚,5长5短,相间排列,花丝联合,为长花丝之半;子房卵形,具粗壮花柱,柱头头状。果实3瓣裂。种子具有柄的白色簇毛。

生境分部生于水边、河滩。分布青海、甘肃、陕西、四川、西藏、山西、云南等地。

性味①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:"性平,味甘咸。"

②《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辛甘,温。"

功能主治治麻疹不透,风湿痹痛,癣。

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:"疏风,解表,透疹,止咳,清热解毒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~3钱。外用:煎水洗。

复方①治麻疹早期,发热咳嗽,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:水柏枝一至三钱。水煎服。(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)

②治麻疹透发不出:㈠水柏枝五钱,芫荽一两。煎汤外洗。㈡水柏枝二钱,牛蒡子一钱,薄荷八分,升麻八分。煎服。(《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
③治癣:水柏枝适量煎水洗。(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)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水柏枝

药材名称水柏枝

拼音Shuǐ Bǎi Zhī

英文名Germany Falsetamarisk, Twig of Germany Falsetamarisk

别名砂柳、臭红柳

出处出自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柽柳科植物三春水柏枝的嫩枝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yricaria paniculata P.Y.Zhang et Y.J.Zhang [M.germanica auct.non(L.) Desv. ]

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两季采收,剪取嫩枝晒干。

原形态灌木,高1-3m。老枝深棕色、红褐色或灰褐色,具条纹;当年生枝灰绿色或红褐色。叶卵状披针形或长圆形,长2-4(-6)mm,宽0.5-1mm,叶腋常生绿色小枝,枝上着生稠密的小叶。有两种花序,1年开2次花。春季,总状花序侧生于去年生枝上,基部被多数膜质鳞片;秋季,生于当年生枝楠端的大型圆锥花序开放;苞片卵状披针形或狭卵形,长4-6mm,中脉明显隆起;花梗长1-2mm;萼片5,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,具宽膜质边,稍短于花瓣;花瓣5,粉红色或淡紫红以,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,长4-5mm,花后宿存mm。蒴果铗圆锥形,长8-10mm,3瓣裂。种子狭长圆形,先端的芒柱一半以上被白色长柔毛。花期3-9月,果期5-10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-2800的山地河谷河难、河订沙地、河温滩及河谷山坡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山西、陕西、宁夏、甘肃、青海、河南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
栽培生于学特性能 喜温暖气候,耐寒,耐湿。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,宜选肥沃、疏松的砂质壤土栽培。

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,育苗移栽法。春天播种,在苗床上按行距25cm开沟条播,落种距离10-15cm播后浇水保湿。培育1年,按行株距1×m移植。

田间管理 定期成活后注意松土、除草。每年夏、冬季各施肥1次,肥料以土杂肥和复合肥为主。

性状性状鉴别 细枝呈圆柱形。表面红棕色,平滑无毛。质脆,易折断,断面中央有髓。

性味味辛;甘;性微温

功能主治解表透疹;祛风止痒。主麻疹不透;风湿痹痛;癣症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3-9g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

各家论述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:疏风,解表,透疹,止咳,清热解毒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醍醐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醍醐药材名称醍醐拼音Tí Hú出处《雷公炮炙论》来源为牛乳制成的食用脂肪。化学成分牛乳制成的醍醐,其一般组成(每100克)为:水分73克,蛋白质2.9克,脂肪20克

  • 红椽木子

    药材名称红椽木子拼音Hónɡ Chuán Mù Zǐ出处出自《陆川本草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壳斗科植物刺栲的种仁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stanopsis hystrix A.DC.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

  • 柑核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柑核药材名称柑核拼音Gān Hé出处《本草图经》来源为芸香科植物茶枝柑或瓯柑等多种柑类的种子。性味苦,温,无毒。归经入心、肝。功能主治主肾疰腰痛,膀胱气痛,小肠疝气,卵肿偏坠

  • 白刺花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白刺花药材名称白刺花拼音Bái Cì Huā别名白花刺(《贵州草药》),苦刺花(《文山中草药》)。出处《贵州草药》来源为豆科植物白刺花的根。夏季采收。原形态矮小灌木

  • 锦香草

    药材名称锦香草拼音Jǐn Xiānɡ Cǎo别名白毛虎舌毡、老虎耳、石用、大虎耳草、山霸王来源药材基源:为野牡丹科植物锦香草的全草或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hyllagathis caualerie

  • 木本胡枝子叶

    药材名称木本胡枝子叶拼音Mù Běn Hú Zhī Zǐ Yè出处《福建民间草药》来源为豆科植物绿叶胡枝子的叶。功能主治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"治痈疽发背,捣烂外敷

  • 馒头蟹

    药材名称馒头蟹拼音Mán Tou Xiè别名雷公蟹来源药材基源:为馒头蟹科动物逍遥馒头蟹等的壳和蟹黄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lappa philargius(Linnaeus)采收和储藏:秋季于沙滩

  • 鹈鹕嘴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鹈鹕嘴药材名称鹈鹕嘴拼音Tí Hú Zuǐ别名斑嘴鹈鹕来源鹈形目鹈鹕科斑嘴鹈鹕Pelecanus roseus Gmelin,以脂肪入药。生境分部我国北部地区,

  • 韭叶芸香草

    药材名称韭叶芸香草拼音Jiǔ Yè Yún Xiānɡ Cǎo别名野香茅(《广州植物志》),括花草(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禾本科》),芸香草(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),臭草

  • 廊茵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廊茵药材名称廊茵拼音Lánɡ Yīn别名红火老鸦酸草、蛇不钻、猫儿刺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,南蛇草(《甘肃中草药手册》)。出处江西《草药手册》来源为蓼科植物刺蓼的全草。夏、秋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