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水胀

水胀

胀病之一。见《灵枢·五癃津液别篇》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水胀,胀而四肢面目俱肿。”《金匮翼·胀满统论》:“脾土受湿,不能制水。水渍于肠胃,而溢于皮肤,漉漉有声,怔忡喘息,即为水胀是也。”治疗初起时宜去其水,用葶苈木香散;久则宜补其脾土以制其水,用中满分消丸。参水鼓条。②《灵枢经》篇名。主要论述水肿腹胀鼓胀肠覃石瘕等证,在病因、证候方面的鉴别,及其针刺治疗的法则。本篇讨论胀病以水胀为主,故名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霍汉明

    【介绍】:见霍应兆条。

  • 上牙床骨

    即上颌骨的齿槽突。载附上颌齿。

  • 曲眉

    经外穴名。即印堂。《千金翼方》:“曲眉穴,位在两眉间。”

  • 羌活蒲蓝汤

    见《辨证施治》。羌活9~15克,蒲公英、板蓝根各15~30克。水煎服。功能辛凉解表。治感冒风热,咽喉肿痛。

  • 网络鸡血藤

    见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豆科》。即昆明鸡血藤,详该条。

  • 妊娠心悸

    病证名。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:“妊娠无外感症,忽然心悸如怔冲状,醒则烦闷,睡则多惊,或卧中言语恍惚,加之臌胀腹满,连脐急痛,坐卧不宁,气逆迫胎,皆血虚内热乘心故也。宜大圣茯苓散安心神,保胎定痛。”(茯苓

  • 小便余沥

    证名,出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病诸候》。指小便之后滴沥不尽的病症,多因肾虚膀胱冷所致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九十二:“虚劳小便余沥者,肾气虚弱,而膀胱不利故也,膀胱不利,则气不能化,气不化,则水道不宣,故小便后有

  • 遗沥

    病证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病诸候》。《证治要诀·遗精》论述遗沥比之遗精稍少,小便有数点稠粘,茎头微痛,或小便已停,有时方有一、二滴沾裩。”治同遗精。详该条。

  • 出针法

    指将针从刺入的穴位内拔出的方法。一般是左手持消毒干棉球按于针旁皮肤上,以右手轻转针体,缓慢外提,逐步退出。避免快速猛抽,以防出血和遗留疼痛。如出现弯针或折针者,处理方法见各该条。

  • ①伏藏、隐藏、制伏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必伏其所主。”②脉象之一。详伏脉条。③中药炮制法之一种。详泡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