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江应宿

江应宿

【介绍】:

明代医家。歙县(今安徽歙县)人。名医江瓘之子,随父学医。二十岁后,游于江浙、山东、河北等地,博采验方治案。将父亲遗稿《名医类案》编次增补,用十九年功夫,先后修改五次才告完成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本经续疏

    见本经疏证条。

  • 实按灸

    艾条灸之一种。将艾条(通常用药艾条)燃着端,隔布或棉纸数层,紧按在穴位上施灸,使热气透入皮肉,待火灭热减后,再重新点火按灸,每穴可按灸几次至几十次。常用于风湿痹症。古代的太乙神针、雷火针灸法属此范畴。

  • 注礼堂医学举要

    见医学举要条。

  • 角弓痧

    痧证之一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痧胀源流》:“角弓痧,心胸胀极,痧毒内攻,故头项向上,形如角弓反张,是脏腑已坏死症也。然反复试验,又得一治法,胸腹胀闷,自不必言,身难转侧,或手足拘挛,不能屈伸,有时踡缩,有

  • 吐利

    出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。指呕吐、下利并见。后世将卒暴呕吐下利、躁扰不安者,称为霍乱。仅见呕吐下利,病程缓慢者,称为吐利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成无己云:若止呕吐而利,经谓之吐利是也。上吐下利,躁扰烦乱

  • 肉蕈

    见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为蘑菇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胡道士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医僧。江西九江人。得名医庞安时之传,精医术。

  • 排脓托毒

    简称排托。即内托中的托毒透脓法。详内托条。

  • 稳齿菜

    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荆芥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外感衄血

    病证名。指感受外邪所致的鼻衄。《症因脉治》:“外感衄血之症,恶寒身热,头疼身痛,鼻孔出血。”多因外感风热,或内有积热,外冒风寒,或太阳失表,热郁于经,阳明失下,热郁于里,或温病误用辛温,扰动经血所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