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脉象之一。脉位低沉,轻取不应,重按始得。《脉经》:“沉脉举之不足,按之有余。”主里证。沉而有力为里实;沉而无力为里虚。
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仙人杖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芸香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产门不闭。详该条。
《痧胀玉衡》卷下方。又名十一号屯象方。三棱、莪术、莱菔子、白芥子、延胡索各一钱,枳壳、青皮、乌药各八分,红花七分,香附四分。水煎,稍冷服。治痧气内攻,心腹切痛,胀闷非常。
见《诗经》。为茜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欧阳植条。
二十三蒸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。详二十三蒸条。
即上实下虚。详该条。
即耳垢。
病证名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即牙痛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