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刘瑾条。
即拔罐法,亦称吸筒法。详拔罐法条。
①《验方汇辑》卷十方。天竺黄、胆南星各15克,大黄(酒浸)6克,僵蚕9克,麝香0.9克,冰片0.6克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芡实大,朱砂为衣,每服一丸,生姜煎汤化下。治小儿时疫,发热昏沉作搐者。②见《伤寒
气功术语。即调身、调息、调心,为气功锻炼方法的三个组成部分。出隋智顗《童蒙止观》。该书称调身、调息、调心、调饮食、调睡眠为调五和。调身,即姿势或动作锻炼;调息,即呼吸锻炼;调心,即意志集中与运用的锻炼
病名。出《治疗大全》。即手丫发。见该条。
见《鸡峰普济方》卷十八。即石苇散第一方,见石苇散条。
见广州军区空军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杜仲藤之别名,详杜仲藤条。
①指外感初期的轻症发热。②指阴寒盛于内,虚阳浮于外的真寒假热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与生平不详。撰有《简验方》1卷,已佚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上搭手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