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济生拔粹

济生拔粹

丛书名。元·杜思敬辑。刊于1308年。是中医丛书较早的一种。择要辑录金元时期医著十九种,包括:《针经节要》、《云岐子论经络迎随补泻法》、《窦太师流注指要赋》、《针经摘英集》、《云岐子七表八里九道脉诀论并治法》、《珍珠囊》、《医学发明》、《脾胃论》、《洁古家珍》、《此事难知》、《医垒元戎》、《阴证略例》、《云岐子保命集论类要》、《癍论萃英》、《田氏保婴集》、《兰室秘藏》、《活法机要》、《卫生宝鉴》和《杂类名方》。其中《杂类名方》为杜氏所撰集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犀羚白虎汤

    《重订广温热论》卷二方。生石膏六钱,知母四钱,生甘草六分,生粳米(荷叶包煎)、菊花各三钱,钩藤、犀角(先煎)、羚羊角(先煎)各一钱半。水煎服。治温热化燥,液涸动风,鼻窍无涕,目干无泪,面色枯憔,神昏痉

  • 阿胶蕲艾丸

    《妇科玉尺》卷二方。川芎、阿胶、艾叶、当归、白芍药、熟地黄、甘草。为末,水泛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三钱。治妊娠跌扑内挫而致的胎动不安。

  • 檗木

    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黄柏,详该条。

  • 新定加味交感丸

    《女科要旨》卷一方。香附(去毛,水浸一昼夜,炒老黄色)半斤,制菟丝子一斤,当归(童便浸)、茯神各四两。为末,炼蜜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三钱,米汤送下,早、晚各一次。治妇人不育。

  • 闷脐生

    ①出元·朱震亨《幼科全书》。即初生不啼。详该条。②初生儿肛门有膜闭塞的畸形。清·鲍相璈《验方新编》卷五:“有闷脐生者,儿粪门有一膜,闭住其气,故不能出声。”宜手术治疗。

  • 妬乳

    病名。出《肘后备急方》卷五。又名乳妬。指两乳胀硬疼痛或乳头生疮的病症。因产后无儿吮乳或产妇壮盛乳多,儿小未能饮尽、乳汁积蓄,与气血相搏,而致乳房胀硬掣痛,手不得近;或乳头生细小之疮,或痛或痒,搔之则黄

  • 足下热

    证名。指两足及足心有发热感觉。见《素问·刺热篇》。多因肾虚所致。《不居集·热症》:“足心如烙者,虚火烁阴,涌泉涸竭也。澄按:足少阴其脉斜从小指趋至足心,出于然骨,循内踝入跟,为涌泉穴。此经原多气而少血

  • 五疔

    病名。①出《中藏经》卷三。即白疔、赤疔、黄疔、黑疔、青疔五种。白疔其根在肺,赤疔其根在心,黄疔其根在脾,黑疔其根在肾,青疔其根在肝。皆由喜怒忧思,冲寒冒热,恣饮醇酒,多嗜甘肥毒鱼酢,色欲过度之所为也。

  • 医药镜

    丛书名。刊于1641年。系明·王肯堂《医镜》与明·蒋仪《药镜》二书之合刊本。参见各该条。

  • 阳台

    名词。出《洞玄子》。指阴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