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碧先生
【介绍】:
见杜本条。
【介绍】:
见杜本条。
见汇刊经验方条。
即《蒙医本草图鉴》,详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同眇目。详该条。
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旋覆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元代医官职称。隶属于官医提举司,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,官阶从八品。
病证名。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三:“舌缩短不能言,名曰阴强之症。”“舌者,心之官也……心病者,舌卷短,颧赤”(《灵枢·五阅五使》)。参见舌卷条。
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水胡满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因蛔虫积阻或攻窜所致的脘痛。《类证治裁》卷六:“蛔动脘痛,必有休止,安蛔丸。”《张氏医通》卷五:“因蛔作痛,痛有休止,令人吐蛔;蛔动故也。用川椒、乌梅、黄连、槟榔煎服。”参见虫痛条。本证可见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臭茉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泄痢久下,失气劳冷,灸下腰百壮,三报。穴在八魁正中央脊骨上。”即位于骶骨正中点处。主治泄泻,久痢,难产;以及慢性肠炎等。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