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湿晕

猜你喜欢

  • 天花精言

    书名。6卷。清·袁句撰。刊于1755年。卷1~3专论痘疹的治疗;卷4为痘疹图说;卷5论药性;卷6备用诸方,共录验方11首。此书又有4卷本,名《痘症精言》,内容略有增补。

  • 百日内嗽

    出《幼科发挥》。即百晬内嗽,详该条。

  • 增释南阳活人书

    见类证活人书条。

  • 大叶咸虾花

    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即咸虾花,详该条。

  • 蚕纸

    出《肘后备急方》。即蚕退纸,详该条。

  • 湿晕

    病证名。又称伤湿眩晕。《东医宝鉴·外形篇》:“湿晕,冒雨伤湿,鼻塞声重而晕,宜芎术汤。”湿晕有寒湿、湿热之分。详寒湿眩晕、湿热眩晕条。

  • 痘后羸瘦

    病证名。《幼幼集成》卷六:“凡儿素常肌肥,痘后羸瘦,虽能饮食,而不为肌肤,乃气血虚故也。治之须明阴阳,不可偏胜。偏阳则伤血,偏阴则伤气,愈见乖离矣。阴日宜服参苓白术散,阳日宜服当归养荣汤。”

  • 杏叶沙参

    见《救荒本草》。为荠苨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并稸

    稸,同蓄。积聚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其动濡积并稸。”

  • 尻骨

    骨名。出《素问·骨空论》。即尾骶骨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