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先攻下后培补的治法。用于体虚而有急须攻下之证者。如肺病体虚,本宜培补,但病者胸胁有积水,引起咳嗽,气促,不能平卧等急迫症状,可先用逐水药攻下以解除喘促症状,后用补益药培补。
出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五十五。即胎萎不长。详该条。
眼的八廓名称之一。用八卦命名者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即山廓。详该条。
出《儒门事亲》。即疳眼。详该条。
见《竹林女科证治》。即经行泄泻。详该条。
即类中风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非风一证,即时人所谓中风证也。此证多见卒倒。卒倒多由昏愦,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,原非外感风寒所致。而古今相传,咸以中风名之,其误甚矣。故余欲易去中风二字……竟以非风名
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即胃气虚热。详该条。
见愿体医话条。
按摩的俗称。《说文解字》:“播,扪持也。”
书名。4卷。清·张学醇撰。刊于1896年。作者认为“确有所见,虽经文可易也”。全书阐发己见,提出与前人不同的见解,以辨析纠正医籍中的沿误,故题名《医学辨证》。内容有医论、本草选释、按症列方等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