滋阴润燥
即养阴润燥。详该条。
即养阴润燥。详该条。
见成都中医学院等《常用草药治疗手册》。为薏苡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指五脏及膏肓之十二个原穴。即肺之原太渊,左右各一;心之原大陵,左右各一;脾之原太白,左右各一;肾之原太溪,左右各一;肝之原太冲,左右各一;膏之原鸠尾;肓之原脖胦(气海)。“凡此十二原者,主治五脏六腑
【生卒】:约1190~1270【介绍】:宋代著名的医学家。字良父,晚号药隐老人。临川(今江西抚州)人。世代以医为业,曾任建康府明道书院医学教授。我国古代妇科包括在大方脉内,没有形成独立的科目,唐宋以来
推拿穴位名。即耳背高骨,见该条。
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即鲜生地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徐氏医书六种》卷七。即耳衄,详该条。
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即桑椹,详该条。
指两腿弛缓无力,屈伸不利。出《素问·脉解篇》。
病名。瘟疫的一种。见《医方考·大头瘟》。又名大头风、大头痛、时毒、大头伤寒、虾蟆瘟、捻头瘟、大头天行、疫毒等。指以头面部红肿为特征的疫病。多因天行邪毒侵及三阳经络所致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瘟疫源流》:“大
见《种福堂公选良方》。为黄蜡之别名,详蜂蜡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