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片玉痘疹

片玉痘疹

书名。又名《万氏秘传片玉痘疹》。13卷。明·万全撰。约撰于16世纪中期。本书专论痘疹。卷1~2为痘疹碎金赋及痘疹西江月二赋;卷3~4为痘疹始终验方及歌;卷5~12为痘疹总论,并分论发热、见形、起发、成实、收靥、落痂及余毒证治;卷13为痘疹骨髓赋及麻疹西江月。本书编排略与作者的《痘疹心法》相似,但内容不同。本书收入《万密斋医学全书》中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神宝既济丹

    《婴童百问》卷二方。硫黄、火硝、五灵脂、青皮、陈皮、半夏曲各等分。为细末,粟米糊为丸,麻子大,每服三丸,米饮送下。治小儿急惊,寒热吐泻,痰延壅盛。

  • 脬痹

    病名。见《东医宝鉴》卷四。详胞痹条。

  • 胆惊

    脏腑惊证之一。出《小儿病源方论》。详脏腑惊证条。

  • 喉蛾

    病名。《种福堂公选良方》卷三:“喉咙忽胀似喉鹅,不能饮食。”即乳蛾。详该条。

  • 下痞

    证名。指下焦闭塞不通所致的痞症。《华氏中藏经·辨三痞证并方第四十六》:“下痞者,小便不利,脐下满硬,语言蹇滞,腰背疼痛,脚重不能行立者是也。”宜用瞿麦头子、官桂、甘遂、车前子等药。参见痞有关条。

  • 指较大肌肉的会合处。《素问·气穴论》:“肉之大会为谷。”

  • 自我按摩

    即自我推拿。见该条。

  • 海藏五饮汤

    《医垒元戎》方。旋覆花、人参、陈皮、枳实、白术、茯苓、厚朴、半夏、泽泻、猪苓、前胡、桂心、芍药、甘草各等分。剉,每两分四服,水二盏,加生姜十片,同煎至七分,取清,温饮,不拘时,忌食肉、生冷滋味等物。治

  • 一号黄药

    见《红河中草药》。为大黄药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咽喉备急丹

    《证治准绳·类方》第八册方。青黛、芒硝、僵蚕各一两,甘草四两。为末,用牛胆盛药,阴干,研粉,每用少许吹患处。治咽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