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药材>独叶山兰

独叶山兰

药材名称独叶山兰

拼音Dú Yè Shān Lán

别名山茨菇、小白芨、山慈菇

来源药材基源:为兰科植物小山兰的假鳞茎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Oreorchis foliosa Lindl

采收和储藏:春季采挖假鳞茎,鲜用或晒干。

原形态小山兰,多年生附生草本。假鳞茎扁球形,数个相连,生于纤细的根状茎上,干后淡黄色,稍透明,具1-2圈环纹,被稀疏纤维,顶生1叶。叶片狭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3-15cm,宽2.5cm,先端急尖,基部收窄成短柄。花草顶生于假鳞茎上,长达50cm,被3枚筒状鞘;总状花序具多数花,小苞片小;花黄褐色,花被张开;萼片近等大,中萼片狭长圆形,长约8mm,侧萼片镰状长圆形;花瓣比萼片稍短窄;唇瓣3裂,侧裂片近三角形,中裂片近肾形;蕊柱纤细,在基部扩大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0-3600m的山谷灌丛下或混交林下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湖北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。

性味味甘;微辛;性寒

功能主治清热解毒。主痈肿疔毒;瘰疬;蛇咬伤;虫咬伤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-9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柳叶菜花

    药材名称柳叶菜花拼音Liǔ Yè Cài Huā英文名Epilobium hirsutum L.别名地母怀胎草花、水丁香花来源药材基源:为柳叶菜科植物柳叶菜的化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pilobium

  • 牡荆沥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牡荆沥药材名称牡荆沥拼音Mǔ Jīnɡ Lì别名牡荆汁(《登真隐诀》)。出处《本草拾遗》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牡荆的茎汁。制法将新鲜荆木裁成尺余长之小段,两端架于砖上,其下以火烧

  • 番荔枝根

    药材名称番荔枝根拼音Fān Lì Zhī Gēn来源药材基源:为番荔枝科植物番荔枝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nnona reticulata L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原形态落叶

  • 短柄菝葜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短柄菝葜药材名称短柄菝葜拼音Duǎn Bǐnɡ Bá Qiā别名土茯苓、金刚豆藤出处《贵州草药》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短柄菝葜的根茎。夏、秋采收。原形态落叶攀援灌木。地下茎块状,茎

  • 杉木节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杉木节药材名称杉木节拼音Shā Mù Jié别名杉节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。出处《本草图经》来源为杉科植物杉枝干上的结节。功能主治治脚气,痞块,骨节疼痛,带下,跌扑血

  • 爬山猴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爬山猴药材名称爬山猴拼音Pá Shān Hóu别名红孩儿、爬地龙、爬岩龙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,岩蜈蚣、野海棠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。出处《贵州民间药物》来源为秋海棠

  • 田螺壳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田螺壳药材名称田螺壳拼音Tián Luó Ké出处《别录》来源为田螺科动物中国圆田螺的壳。原形态动物形态详"田螺"条。性味《纲目》:&

  • 桂木

    药材名称桂木拼音Guì Mù别名狗果树、白桂木、大叶胭脂来源桑科桂木属植物桂木Artocarpus lingnanensis Merr.,以果、根入药。性味果:甘、酸,平。根:辛,

  • 假山皮条

    药材名称假山皮条别名千斤拔、马尾叶、豹子眼睛花来源豆科假山皮条Moghania wallichii (Wight et Arn.) O. Kuntze,以根入药。生境分部云南。性味辛、涩,微温。功能主

  • 粉霜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粉霜药材名称粉霜拼音Fěn Shuānɡ别名白雪(《抱朴子》),水银霜、白灵砂(《纲目》),白粉霜(《药材资料汇编》)。出处《品汇精要》来源为轻粉的精制品。生境分部产湖北、浙江、河北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