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药材>猫眼草

猫眼草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猫眼草

药材名称猫眼草

拼音Māo Yǎn Cǎo

别名打碗棵、打盆打碗、猫眼棵、猫儿眼、肿手棵

来源大戟大戟属植物猫眼草Euphorbia lunulata Bunge的全草。夏秋采集,晒干。

性味苦,凉。有毒。

功能主治利尿消肿,拔毒止痒。用于四肢浮肿,小便不利,疟疾;外用治颈淋巴结结核,疮癣搔痒。

用法用量1~3钱;外用适量,熬膏外敷或研粉用香油调敷患处。

备注(1)乳浆草Euphorbia esula L.全草亦作猫眼草入药。

(2)用此药外敷能拔出疮内脓水,待疮口干净后,即可停敷,改用生肌长肉药。

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《中药大辞典》:猫眼草

药材名称猫眼草

拼音Māo Yǎn Cǎo

别名猫儿眼(《中国药植图鉴》),打碗花、打碗棵、打盆打碗(《河北中药手册》)。

出处《河北中药手册》

来源大戟科植物猫眼草全草

原形态猫眼草,又名:耳叶大戟、细叶猫眼草。

多年生草本,高30余厘米。茎细而圆,自基部分枝,内含白色乳汁。单叶互生;叶片线形,长3厘米许,宽不及3毫米,先端稍尖或钝,基部渐细成一不明显的短柄,全缘。杯状聚伞花序顶生;花枝3次分枝;苞叶卵状三角形或阔三角形,总苞2片,形圆;子房3室,花柱3,分离,顶端2浅裂。蒴果三棱状球形,径约2毫米,表面黄色。种子矩圆状卵圆形,黄色。

生境分部生长山坡路旁。分布河北、内蒙古、山西、新疆、东北等地。

化学成分茎叶含黄酮甙、甾醇、挥发油、酚类物质、有机酸、氨基酸与蜡质。从地上部分分离出猫眼草素Ⅰ~Ⅵ;种子也含猫眼草素Ⅴ、Ⅵ。

药理作用①镇咳、祛痰、平喘作用

耳叶大戟地上部分提出约黄酮甙对氨水引起的小鼠咳嗽有镇咳作用,小鼠酚红法亦表现祛痰作用,但对组织胺引起的豚鼠哮喘无预防效果。

②抗菌作用

酒精浸剂(1:1000)、水煎剂(1:300)试管内对结核菌有抑制效力,据云对肺炎双球菌、甲链球菌、卡他球菌、流感杆菌亦有抑制作用。

性味性微寒,味苦,有毒。

功能主治祛痰,镇咳,平喘,拔毒止痒。

复方①治颈淋巴结结核已破成管:猫眼草煎熬成膏,适量外敷患处。(《河北中药手册》)

②治癣疮发痒:猫眼草研末,香油或花生油、猪油调敷患处。(《河北中药手册》)

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:剂型与用法:㈠片剂:每片含猫眼草生药0.25克,每次6片,日服3次,20天为一疗程;或用猫眼草(去根)、葶苈子、沙参等分研末,不加辅助剂,制成0.5克片剂。每次4片,日服3次,10天为一疗程,疗程间隔均为7~10天。㈡注射液:30%及80%注射液每次肌注4毫升,每日1次,10天为一疗程,疗程间隔5~7天;50%注射液,每日肌注2毫升,每日1次,15天为一疗程,疗程间隔10天。疗效:通过545例临床观察,各种剂型的近期控制率,单味片剂为72.7%,复方片剂为68.9%,注射剂为20~62男。副作用:个别患者用药后出现头晕、恶心、呕吐、思睡、胃口不适等,不影响继续治疗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猫眼草

药材名称猫眼草

拼音Māo Yǎn Cǎo

英文名Herb of Crescent-shaped Euphorbia

别名猫儿眼、打碗花、打碗棵、打盆打碗。

出处出自《河北中药手册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大戟科植物猫眼草的全草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uphorbia lunulata Bunge

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割地上部分,除去杂质,晒干。

原形态猫儿眼 多年生草本,高达40cm。茎通常分枝,基部坚硬。下部叶鳞片状,早落;中上部叶狭条状披针形,长2-5cm,宽2-3mm,先端钝或具短尖,两面无毛。杯状聚伞花序顶生者通常有4-9伞梗,基部有轮生叶与茎上部叶同形;腋生者具伞梗1;每伞梗再2-3分叉,各有扇状半圆形或三角状心形苞叶1对;总苞杯状,无毛,先端4裂,裂片间无片状附属物,腺体4,新月形,黄褐色,两端有短角;雄蕊1;子房3室,花柱3,分离,柱头2浅裂。蒴果扁球形,无毛;种子长圆形,长约2mm,光滑,一边有纵沟,无网纹及斑点。花期4-6月,果期6-8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、山谷或河岸向阳处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、河北、陕西、山东、江苏等地。

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长20-40cm。茎呈圆柱形,直径2-3mm;表面黄绿色,基部呈紫红色,具纵纹;质脆易折断。叶互生,无柄,叶片狭长形,易脱落往往皱缩,长2.5-5cm,宽2-3mm。茎上部的分枝处有的叶轮生。花序顶生或生于上部叶腋,多歧聚伞花序,基部的叶状苞片呈半月形至三角状肾形。蒴果三棱状卵圆形,光滑,气特异,味淡。

显微鉴别 叶表面观:上表皮细胞壁较平直,未见气孔;下表皮细胞壁略是波状弯曲,气孔多数,不定式。

茎的表面观:表皮细胞类长方形、长条形,纵向延长,气孔多数。

茎横切面:表皮为1列类长方形细胞,纵向延长。皮层细胞大小不一,卵圆形、长方形,切向延长;中柱鞘纤维束排列呈1轮,于韧皮部外侧,每个纤维群由10余个至20多个纤维组成;木质部由导管、木薄壁细胞、木纤维组成,导管较大而稀少;木射线细胞l-3列,狭长而小。随部薄壁细胞圆形;中央全为空隙。

化学成分地上部分含山柰酚(kaempferol),槲皮素(quercetin),槲皮甙(quercitrin),山柰酚-3-L-鼠李糖甙(kaempferol-3-L-rhamnoside),6,7-二羟基香豆精(6,7-dihydroxycoumarin)。种子含猫眼草素(maoyancaosu)。

药理作用1.镇咳、祛痰、平喘作用:耳叶大戟地上部分提出的黄酮甙对氨水引起的小鼠咳嗽有镇咳作用,小鼠酚红法亦表现祛痰作用,但对组织胺引起的豚鼠哮喘无预防效果。

2.抗菌作用:酒精浸剂(1∶1000)、水煎剂(1∶300)试管内对结核菌有抑制效力,据云对肺炎双球菌、甲链球菌、卡他球菌、流感杆菌亦有抑制作用。

鉴别理化鉴别 (1)取本品1g,加乙醇10ml,在水浴上煮沸。滤过,取滤液1ml置试管中,滴加三氯化铁试剂,振摇后溶液呈污绿色。(检查酚性物质)(2)取滤液1ml,加镁粉少许,振摇后滴加数满浓盐酸,溶液呈樱红色。(检查黄酮)

性味味苦;性微寒;有毒

归经肺;肝经

功能主治镇咳;祛痰;散结;逐水;拔毒;杀虫。主痰饮咳喘;水肿;瘰疬;疥癣;无名肿毒

用法用量外用:适量,熬膏外敷或研末调敷。内服:煎汤,3-9g;或入丸剂。

复方①治颈淋巴结结核已破成管:猫眼草煎熬成膏,适量外敷患处。(《河北中药手册》)②洽癣疮发痒:猫眼单研末,香油或花生油、猪油调敷患处。(《河北中药手册》)

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。

剂型与用法:1.片剂:每片含猫眼草生药0.25g,每次6片,日服3次,20天为一疗程;或用猫眼草(去根)、葶苈子、沙参等分研末,不加辅助剂,制成0.5g片剂。每次4片,日服 3次,10天为一疗程,疗程间隔均为7-10天。

2.注射液: 30%及80% 注射液每次肌注4ml,每日1次,10天为一疗程,疗程间隔5-7天,50% 注射液,每日肌注之毫升,每日1次,15天为一疗程,疗程间隔10天。疗效:通过545例临床观察,各种剂型的近期控制率,单味片剂为72.7% ,复方片剂为68.9% ,注射剂为20-62%。副作用:个别患者用药后出现头晕。恶心、呕吐、思睡、胃口不适等,不影响继续治疗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仰天钟根

    药材名称仰天钟根拼音Yǎnɡ Tiān Zhōnɡ Gēn别名朝天罐根来源药材基源:为野牡丹科植物假朝天罐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adix Osbecdiae Crinitae采收和储藏:秋后采收

  • 光刺兔唇花

    药材名称光刺兔唇花拼音Guānɡ Cì Tù Chún Huā来源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光刺兔唇花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agochilus leiacanthus Fisch.采收和储藏:6-

  • 大风子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大风子油药材名称大风子油拼音Dà Fēnɡ Zǐ Yóu别名大枫油(《普济方》)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大风子科植物大风子种仁的脂肪油。制法将种子洗净,干燥后,打碎,取出

  • 白附子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白附子药材名称白附子拼音Bái Fù Zǐ英文名RHIZOMA TYPHONII别名禹白附子、独角莲、独脚莲、牛奶白附、鸡心白附、疔毒豆、麻芋子、雷振子来源本品为天南

  • 人面子叶

    药材名称人面子叶拼音Rén Miàn Zi Yè来源药材基源:为漆树科植物人面子Dracontomelon duperreanum Pierre 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racontomelon

  • 粤瓦韦

    药材名称粤瓦韦拼音Yuè Wǎ Wéi英文名kuangtung Lepisorus别名小金刀、叶下子、大茅镰、骨牌伸筋、独立枝生、剑丹、一枝枪出处始载于《中国蕨类植物图谱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水龙骨科植

  • 苦丁茶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苦丁茶药材名称苦丁茶拼音Kǔ Dīnɡ Chá出处《本经逢原》来源主要为冬青科植物枸骨和大叶冬青的叶。原形态①枸骨,详"枸骨叶"条。②大叶冬青,又名:波罗

  • 蜇砂

    药材名称蜇砂来源蜇蛾科昆虫家蜇BombyxmoriLinnaeus的粪便。性味甘、辛,温。归经归肝、脾、胃经。功能主治除湿利痹,缓急舒筋。用于风湿痹痛,吐泻转筋。用法用量一钱至三钱,须包煎。备注(1)

  • 短枝六道木

    药材名称短枝六道木拼音Duǎn Zhī Liù Dào Mù别名紫荆丫来源忍冬科通花梗Abelia engleriana (Graebn.)Rehd.,以果实入药。生境分

  • 猬胆

    药材名称猬胆拼音Wèi Dǎn出处《本草衍义》来源为刺猬科动物刺猬或短刺猬的胆汁。原形态动物形态详"刺猬皮"条。功能主治《纲目》:"点目止泪;化水涂痔疮。&q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