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玉翳浮瞒

玉翳浮瞒

病证名。《银海精微》:“玉翳者,风充入脑,积热肝膈,发歇疼痛,失于调治,日久积累,血凝不散,结成白翳,遮满瞳人,如玉色相似,立名玉翳浮瞒。”即玉翳遮睛,详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医学折衷

    见玉机微义条。

  • 外寒

    ①外感之寒邪。因寒邪袭表,阳气不得宣通透泄,出现恶寒、发热、无汗、头痛、身痛、脉浮紧等症。②指体表阳气不足,形寒怕冷的证候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阳虚则外寒。”

  • 抱鼻

    异痘之一。痘疮初见于面部,独鼻梁左右密集,其他部较少的症状,此热毒郁聚于肺,多属险症。治宜内服黄连解毒汤。

  • 风伤卫证

    病证名。指桂枝汤证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太阳病,发热,汗出,恶风,脉缓者,名为中风。”《伤寒明理论·恶风》:“风邪中于卫也,则必恶风。何者?以风则伤卫,寒则伤荣,为风邪所中,于分肉不温而热

  • 徐雄

    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南齐医生。世代业医,精于诊断,其父徐文伯为南北朝时期名医。

  • 肥粘疮

    病名。小儿癣疾之一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七:“小儿头上多生肥粘疮,黄脓暴露。”感受风热或热毒蕴蒸所致。多发于小儿。初起头皮起丘疹,继之成脓疱,可蔓延全头皮,破后糜烂流脓,痒痛兼作。先用20%明矾水或槐条

  • 苏澄

    【生卒】:十世纪【介绍】:五代时人,隐为道士。字栖真。真定(今河北正定)人。善养生之术,年八十余不衰老。死时年百岁。

  • 植物名实图考

    药物图谱类著作。38卷。清·吴其溶撰。刊于1848年。系作者通过广泛采集,向有关人员访询,并参考大量文献资料,相互印证补充而编成的一部植物学图谱。书中共收植物1714种,分为谷、蔬、山草、草、石草、水

  • 类搐

    病证名。出《幼幼集成》。指伤暑疟痢等,迁延时日,抑遏邪气而致搐者。详搐条。

  • 瘅热

    古病名。指热性病。《灵枢·论疾诊尺》:“冬伤于寒,春生热。”亦指热盛。《素问·举痛论》:“热气留于小肠,肠中痛,瘅热焦渴,则坚干不得出,故痛而闭不通矣。”参见发热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