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化脓灸。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强间,见该条。
出《脉经》。指月经不调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胁痛偏于右侧胁肋处。出《素问·咳论》。外感、内伤均可引起。参见胁痛、两胁下痛、脾咳各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千金翼方》。位于后正中线,第三腰椎棘突下凹陷处。主治腹痛,泄泻,腰痛;以及膀胱炎,肠炎等。直刺0.5~1寸。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。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甜地丁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陈治道《保产万全书》。儿生三日后,古人用艾叶加少量防风水煎洗浴儿体,以预防各种皮肤病。《产孕集》卷下:“儿生三日,浴之,俗谓之洗三。”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蘘荷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黄帝内经素问》。为海螵蛸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十二经别之一。出《灵枢·经别》。即足太阳经别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