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生犀散

生犀散

《宋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:生犀散

药方名称生犀散

处方大黄(蒸.切.焙)、鳖甲(汤煮.去裙澜.醋涂.炙黄)、麦门冬(去心)、黄蓍、秦艽(去苗并土)、羚羊角(镑)、桑白皮人参茯苓(去皮)、地骨皮(去土)、赤芍药、柴胡(去苗)、枳壳(去瓤.麸炒)。

炮制上各等分,捣为粗末。

功能主治治小儿骨蒸肌瘦,颊赤口干,日晚潮热,夜有盗汗,五心烦躁,四肢困倦,饮食虽多,不生肌肉,及大病瘥后,馀毒不解,或伤寒病后,因食羊肉,体热不除,并宜服之。

用法用量每服二钱,水一盏,入青蒿少许,煎至六分,去滓,温服,食后,儿小即分为二服。

摘录《宋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

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十:生犀散

药方名称生犀散

别名羚羊角汤(《圣济总录》卷一七七)。

处方大黄(蒸,切,焙)鳖甲(汤煮,去裙襕,醋涂,炙黄)麦门冬(去心)黄耆秦艽(去苗并土)羚羊角(镑)桑白皮(锉)人参茯苓(去皮)地骨皮(去土)赤芍柴胡(去苗)枳壳(去瓤,麸炒)

制法上各等分,捣为粗末。

功能主治治小儿骨蒸肌瘦,颊赤口干,日晚潮热,夜有盗汗,五心烦躁,四肢困倦,饭食虽多,不生肌肉,及大病愈后,余毒不解;或伤寒病后,因食羊肉,体热不除。

用法用量每服6克,用水150毫升,入青蒿少许,煎至90毫升,去滓食后温服,儿小即分为二服。

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十

猜你喜欢

  • 阑尾化瘀汤

    药方名称阑尾化瘀汤处方川楝子15g,金银花15g,延胡索9g,牡丹皮9g,桃仁9g,大黄(后下)9g,木香9g。功能主治行气活血,清热解毒。主瘀滞型阑尾炎初期,发热,腹痛,右下腹局限性压痛,反跳痛;或

  • 车前散

    《圣济总录》卷一一二:车前散药方名称车前散处方车前子菊花蝉蜕(烧灰)甘草(炙,锉)京三棱(炮,锉)石决明(研)草决明(炒)各30克 井泉石60克枳实(麸炒)7.5克制法上九味,捣罗为散。功能主治主眼生

  • 大排风天麻散

    药方名称大排风天麻散处方天麻2两,乌蛇(酒炙,用肉)1两1分,羌活(去芦头)1两,独活(去芦头)1两,秦艽(去苗土)2两半,当归(切,焙)1两1分,桂(去粗皮)3分,白芷(炒)1两1分,麻黄(去根节,

  • 和血表邪汤

    药方名称和血表邪汤处方熟地2钱,当归2钱,川芎1钱半,麻黄根1钱半,桂枝1钱半,羌活1钱半,防己1钱半,秦艽1钱半,干葛1钱,薄荷1钱,陈皮1钱,槟榔1钱。功能主治酒伤肝,病发周身麻胀,四肢筋痛,手足

  • 狗脊丸

    明·方贤着《奇效良方》:狗脊丸药方名称狗脊丸处方狗脊、萆薢(酒浸)、防风(去芦)、川乌头(炮、去皮脐)、牛膝(酒浸)、肉苁蓉(酒浸)、破故纸(炒)、巴戟(酒浸、去心)、葫芦巴(炒)、甜瓜子(

  • 玉竹饮子

    药方名称玉竹饮子处方萎蕤(一名玉竹)9克茯苓6克甘草3克桔梗3克橘皮3克紫菀6克川贝母(去心,研)9克生姜(同橘皮蜜煎)12克功能主治治痰水痰涎涌盛,咳逆喘满。用法用量上八味,长流水煎,入熟白蜜20毫

  • 大麻子膏

    药方名称大麻子膏别名大麻膏处方大麻子1合,柏白皮1两,白芷1两,甘草1两,栀子仁1两。制法上锉细,以猪脂1升,煎至白芷色黄为度,以绵滤去滓,盛于瓷器中,候冷。功能主治小儿卒被汤泼火烧。用法用量大麻膏(

  • 麻黄桂心汤

    药方名称麻黄桂心汤处方麻黄(去根节,先煎,掠去沫,焙)2两,桂(去粗皮)1两,甘草(炙,锉)1两,干姜(炮)1两,石膏1两半,干薄荷叶半两,杏仁(去皮尖双仁)半两。制法上为粗末。功能主治中风伤寒,脉浮

  • 白草枇杷饮

    药方名称白草枇杷饮处方白花蛇舌草50克,生枇杷叶9克,当归9克,生栀仁9克,白芷6克,桑白皮12克,黄柏9克,黄连3克,生甘草3克。功能主治清理湿热,解毒散结。主肺胃湿热,外感毒邪。用法用量水煎服,每

  • 黄白茵陈汤

    药方名称黄白茵陈汤处方白芍1两,茯苓1两,猪苓3钱,茵陈1钱,白术5钱,甘草1钱,黄连5分,半夏5分。功能主治感湿热又感风邪,厥逆下利,舌卷囊缩,背曲肩垂,项似拔,腰似折,手足俱冷,其腹胀大。用法用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