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电光夜照

电光夜照

证名。见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。即神光自见症,详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色似胭脂证

    眼科病证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又名白睛溢血、白睛凝脂。多因热客肺经,肺气不清,致血热妄行,溢于络外。也有由剧咳、呕吐和外伤等引起者。本病“白睛不论上下左右,但见一片或一点红血,俨似胭脂者是”。血色鲜

  • 王安道

    【介绍】:见王履条。

  • 四味肥儿丸

    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八方。炒黄连、芜荑、神曲、炒麦芽各等分。为细末,米糊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十至二十丸,空腹白开水送下。治小儿呕吐不食,腹胀成疳,或作泻不止,或食积脾疳,目生云翳,口舌生疮,牙龈腐烂,

  • 合骨

    骨名。足内踝的俗称。《医宗金鉴·正骨心法要旨》:“在内者名内踝,俗名合骨。”

  • 手针麻醉

    针刺麻醉法之一。是在手针疗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针刺麻醉法,即按针麻要求在手针刺激点上针刺,以进行各种手术。临床上根据手术部位选取相应刺激点,并辅以体针穴位,如头颈部手术取咽喉点、颈项点透咳喘点、合谷等。

  • 临证指南

    见临证指南医案条。

  • 臂少阴脉

    经脉名。即手少阴经。马王堆汉墓帛书载:“臂少阴脉:循筋兼(廉),出臑内下兼(兼),出夜(腋),奏(凑)胁。其病:肋痛。诸病此物者,皆灸臂少阴脉。”又:“臂少阴脉:起于臂两骨之间,之下骨上廉,筋之一,出

  • 真脏脉

    简称真脉。五脏真气败露的脉象。即无胃、神、根的脉,可见于疾病的危重阶段。《素问·玉机真脏论》:“真肝脉至,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。……真心脉至,坚而搏,如循薏苡子累累然。……真肺脉至,大而虚,

  • 卫气行

    《灵枢经》篇名。本篇详述卫气在一日中运行全身的情况,指出白天行子阳二十五周次,夜间行于阴二十五周次,故名。内容强调根据疾病属阴属阳的性质,配合卫气运行的规律来针刺治疗的重要性。

  • 痒树棵

    见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为漆大姑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