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》。为马棘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医门补要》卷中:“肛门四周红肿作痛……每易成漏,有数处溃开者盘肛痈。”治疗参见肛漏条。
即催生丹,见该条。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粪箕笃之别名,详该条。
小儿推拿手法名。详猿猴摘果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色赤而长带尖,有寒热。治同疔疮。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华山矾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口唇干燥,甚则裂开的症象。《温疫论·数下亡阴》:“津不到咽,唇口燥烈,缘其人阳脏多火而阴亏。今重亡津液,宜清燥养营汤。设热渴未除,里证仍在,宜承气养营汤。”多因阴津不足,脾热炽盛所致。治宜养阴
《疫喉浅论》卷下方。鲜生地黄、茵陈、黄芩、鲜石斛、犀角、石膏、枳壳、麦门冬、人中黄、马勃。加鲜枇杷叶(蜜炙,绢包),水煎服。治疫喉腐烂,或白或黄,神烦痧赤,唇舌破烂,口渴溲赤,脉数,苔燥而厚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循经考穴编》。即脐中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