痘疹诠
参见小儿则条。
参见小儿则条。
【介绍】:见张华条。
①《古今医鉴》卷十一引王同知方。生地黄(酒洗)、熟地黄(酒蒸)、当归(酒洗)各四两,茯苓、川芎、赤芍药、枳壳(麸炒)、黄芩(酒炒)、延胡索(酒炒)、青皮各二两,陈皮、苏木、红花、五灵脂各一两,炒干姜五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红药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古人用十干以纪日,甲乙即甲日与乙日。甲乙属木,木分阴阳。甲为阳木,内应足少阳胆经,故胆旺于甲日;乙为阴木,内属足厥阴肝经,故肝旺于乙日。《素问·脏气法时论》:“肝主春,足厥阴,少阳主治,其日甲乙。”
见《广东中医》4(1):40,1959。为茶子饼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疔疮生于胁部者,证治见疔疮条。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干漆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为红旱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黄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八世纪【介绍】:唐代医家,长期居住西藏,为藏医学的发展作出贡献。曾把金成公主进藏时带去的中医中药书籍译成藏文,对汉藏医学的交流起到很大的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