痘科切要
见医学切要全集条。
见医学切要全集条。
出《太平圣惠方》。为绿豆之别名,详该条。
二十三蒸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。详二十三蒸条。
见温疫论条。
证名。出《金匮要略·肺瘘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》:“咳而上气,喉中水鸡声,射干麻黄汤主气。”指喉间痰鸣声连连不断,好象水鸡(即田鸡)的叫声。参见喉吤条。
指潜布于表体以下运行气血的经络通路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五脏之道,皆出于经遂,以行血气,血气不和,百病乃变化而生,是故守经遂焉。”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若旸。江苏江阴县人。精于医,活人很多,著《医理发微》,佚。
病名。《外科大成》卷二:“为其管屈曲不直,难以下药至底也。”即管道走行弯曲的肛漏。
即神聪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济生拔粹·田氏保婴集》。秋初之际,湿热伤及脾胃,致运化失常,发生泻泄;湿热下注,蕴积肠道,腹痛即泄,或里急后重,便脓血者,则成痢疾。如症见泄泻灼肛气秽,粪色黄褐,心烦口渴,小便短赤者,为湿
出《素问·宣明五气篇》。涕出于鼻,鼻为肺窍,故涕为肺液。参五脏化液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