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舌紫红,频伸口外,舐左右上下之舌象。为心脾热盛之候,温疫病多见。宜清热解毒,清心凉血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白头翁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十二经脉之一。代号LU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肺手太阴之脉,起于中焦,下络大肠,还循胃口,上膈属肺,从肺系横出腋下,下循臑内,行少阴心主之前,下肘中,循臂内上骨下廉,入寸口,上鱼,循鱼际,出大指之端;其支
六淫之一。详寒条。
同胕、趺。足背部。《灵枢·营气》:“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,上行注足阳明,下行至跗上,注大趾间,与太阴合。”
【介绍】:见皇甫谧条。
见《广东中药》。为铁包金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系指舌上生泡如珠。《喉科秘旨》卷下:“舌上珠此心脾积热,舌生白泡大小不一,六脉洪大。”生于舌下者名舌下珠。治宜凉血解毒。可选用犀角地黄汤、导赤散、凉膈散等加减。
①出《王安卿采药志》。为大金钱草之别名。②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蜘蛛抱蛋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《医垒元戎》方。①当归(酒浸炒)、川芎、白芍药、熟地黄(酒洒蒸)、厚朴、陈皮。为粗末,水煎服。治气虚弱,起则无力,恇然而倒。②当归(酒浸炒)、川芎、白芍药、熟地黄(酒洒蒸)、木香、槟榔各一两。为粗末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