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疡科选粹》卷五方。水银一两,枣肉二两。共研至水银不见星,捻如枣状,薄绵裹,纳肛门中,次日虫出。治虫痔痒痛不止。若痛,加粉锡三分。此法须谨防汞吸收中毒,慎用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·外科》。为盾叶薯蓣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天仙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赶风柴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下部肢体肿胀疼痛。《类证治裁·身痛》:“下体肿痛,脉浮,自汗,恶风者,多由卫气不固,风湿侵袭所致。治宜祛风湿,兼固表,方用防己黄芪汤、五皮饮等;痛而大便不通者,宜厚朴七物汤微利之。”
即肾阳。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蒙筌》。即小麦麸,详该条。
①标本的同义词。②指病情发展经过之始终。《灵枢·禁服》:“必审按其本末,察其寒热,以验其脏腑之病。”
病名。太阴病、少阴病、厥阴病等三阴病的总称。《医学心悟·六经见证法》:“三阴有传、有中。……三阴有传经者,由三阳而传入三阴,此热邪也。有直中者,初起不由阳经传入,而直中三阴,此寒邪也。”三阴病多见里证
耳前曲周部以下的头发。禾髎穴在此发尖处。《素问·气府论》:“足少阳脉气所发者六十二穴:……锐发下各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