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白饼子

白饼子

小儿药证直诀》卷下:白饼子

药方名称白饼子

别名玉饼子

处方滑石末1钱,轻粉5分,半夏末1钱,南星末1钱,巴豆24个(去皮膜,用水1升,煮干研细)。

制法上为末,入巴豆粉,次入轻粉,又研匀,却入余者药末,如法令匀,糯米粉为丸,如绿豆大。

功能主治小儿痰食积滞内阻,致发惊搐,癫痫,或腹有癖积及夹食伤寒,身体温,多唾多睡,或吐不思食,大便乳食不消,或白色;小儿腹中有癖,但饮乳者,及漱而吐痰涎乳食;小儿夹食伤寒,发热呕吐,嗳气,肚疼者。

用法用量量小儿虚实用药,3岁以下,每服3-5丸,空心紫苏汤送下。若3-5岁儿,壮实者不以此为限,加至20丸,以利为度。

注意忌热物。

各家论述《小儿药证直诀类证释义》:此方为温下之剂。钱氏每见积滞而体壮者,概用白饼子下之。下必有积,壮热也因积,故方用星、夏之辛温以化痰积;用轻粉之辛冷以杀虫积;用滑石之甘寒以降热积;用巴豆以平诸般之积,使痰癖血瘕,气痞食积等物一鼓荡平,不留余孽。

摘录小儿药证直诀》卷下

活幼口议》卷十八:白饼子

药方名称白饼子

处方白矾(枯白净),腻粉1钱,白面半两,胡粉(炒)1钱。

制法上药和匀,水搜作饼,如钱大。

功能主治小儿秋痢,号曰毒痢,纯下白,腹肚痛。

用法用量方中白矾用量原缺。

摘录活幼口议》卷十八

普济方》卷三九四:白饼子

药方名称白饼子

处方滑石1钱,黄鹰条1钱,半夏1枚(炮制),蛤粉半钱。

制法上为细末,薄面糊为丸,如豆蔻大,捻为饼子。

功能主治小儿吐逆。

用法用量每服3饼,丁香汤下。新生儿,汤内研灌半饼。

摘录普济方》卷三九四

猜你喜欢

  • 隆吉散

    药方名称隆吉散处方硼砂12g,麝香3g,乳香6g,雄黄6g,熊胆6g,血竭6g,没药6g,儿茶6g,牛黄10g,山豆根10g,鸭嘴壳10g,山慈姑10g,冰片15g,黄柏12g(猪胆汁炒),花蜘蛛10

  • 乱发散

    方出《圣惠》卷七十二,名见《普济方》卷四十二:乱发散药方名称乱发散处方滑石2两,乱发灰1两。制法上为细散。功能主治妇人忍小便,不得时起,致令脬转,经过5日,困顿欲死。用法用量取桃白皮1斤,熟捣,以水3

  • 健猪肚

    药方名称健猪肚处方猪肚1具(洗净)。功能主治消渴。用法用量入黄连1钱,煮极烂,食。摘录《仙拈集》卷二

  • 伐木汤

    药方名称伐木汤处方炒栀子3钱,白芍1两,当归5钱,甘菊花5钱,女贞子5钱,地骨皮3钱,丹皮3钱,青黛3钱,金钗石斛3钱。功能主治平肝泻火。主痿症。用法用量水煎服。摘录《辨证录》卷六

  • 姜豉汤

    药方名称姜豉汤处方黄瓜叶3片,生姜块1块,淡豉10粒。功能主治闪癖走疰,胁下疼痛。用法用量上研取汁。饮半盏,必吐涎,如不吐,闪癖自然而愈。摘录《普济方》卷三九一引《傅氏活婴》

  • 加味香附丸

    药方名称加味香附丸处方香附1斤(4两老酒浸两宿,炒,捣碎,再焙干,磨为末;4两米醋浸同上;4两童便浸同上;4两用山栀4两煎浓汁,去渣,入香附浸同上),泽兰(净叶)6两(酒洗),海螵蛸6两(捣稍碎,炒)

  • 锭粉丸

    药方名称锭粉丸处方锭粉不拘多少,葱汁。制法上为末,混和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心痛。用法用量每服30丸,花椒汤送下。摘录《活人心统》卷下

  • 四味回阳饮

    药方名称四味回阳饮处方人参30~60克 制附子6~9克 炙甘草3~6克 炮干姜6~9克功能主治益气回阳救脱。治元阳虚脱,危在顷刻者。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,武火煎至250毫升,温服,徐徐饮之。摘录《景

  • 枳实理中圆

    药方名称枳实理中圆处方枳实(麸炒)一两,白术、人参(去芦)、甘草(炙)、白茯苓(去皮)、干姜(炮),各二两。炮制上捣,罗为细末,炼蜜为圆,如鸡子黄大。功能主治理中焦,除痞满,逐痰饮,止腹痛。大治伤寒结

  • 和肝滋肾地黄丸

    药方名称和肝滋肾地黄丸处方熟地黄8两(酒煮,捣烂入药),山茱萸(去核)4两(酒拌蒸,晒干,炒),牡丹皮2两(酒培),茯苓3两(人乳拌透,晒干,焙),山药4两(炒黄),泽泻2两(淡盐酒拌,晒干,炒),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