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皂荚散

皂荚散

太平圣惠方》卷七十一方。炙皂角(去皮子,炙焦黄)二两,川椒一两,细辛一两半。为末,盛于胶囊中,大如指,纳入阴中。治妇人黄瘕,症见经行不利,左胁气结,阴中刺痛,淋露黄汁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人中疔

    病名。出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上。又名走黄疔、龙泉疔、闭口疔。人中为阳明络脉所经行之地,易发生走黄而成险证。证治见疔疮条。

  • 经水不调

    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五十一。即月经不调。详该条。

  • 冲头痛

    病证名。后世亦称正头痛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膀胱,足太阳之脉,起于目内眦,上额交巅,……是动则病冲头痛,目似脱,项如拔。”《东医宝鉴·外形篇》:“足太阳之脉,上额交巅,直入络脑,别下项。其病冲头痛,目似

  • 类证治裁

    书名。清·林珮琴撰于1839年。8卷。作者将内科杂病、妇科、外科等病证,据不同的病因和临床表现,详予辨析,并介绍具体治法及应用方剂,对于其中的不少病证,附述了个人治案,作为学医者借鉴。书中博采诸家之长

  • 旋螺突起

    病名。见《张氏医通》卷八。又名旋螺尖起外障、翳如螺盖、旋螺翳、螺盖翳、旋螺外障。一般由蟹睛结瘢而来。症见“乌珠高而绽起如螺”(《张氏医通》),色青白,或带黑色,影响视力,重者可致盲。类今之角膜葡萄肿。

  • 大络

    属络脉。《素问·缪刺论》:“夫邪客大络者,左注右,右注左,上下左右,与经相干。”吴昆注:“十二经支注之大络,《难经》所谓络脉十五者是也。”

  • 重提轻插

    即紧提慢按。见该条。

  • 佗脊

    见《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》。即夹脊穴,见该条。

  • 丁甘仁

    【介绍】:见丁泽周条。

  • 母病及子

    五行学说术语。用五行相生的母子关系说明五脏之间的病理关系。如肝木为母,心火为子,肝阳上亢,可发展为心火亢盛;又如脾土为母,肺金为子,脾胃虚弱,也可累及肺气不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