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药材>磨盘草

磨盘草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磨盘草

药材名称磨盘草

拼音Mó Pán Cǎo

别名耳响草、白麻、磨丬果、土砻盾、石磨仔、磨仔草、磨档草

来源锦葵苘麻属植物磨盘草Abutilon indicum (L.)G. Don,以全草入药。夏、秋采收,洗净晒干。

性味甘、淡,平。

功能主治疏风清热,益气通窍,祛痰利尿。用于感冒,久热不退,流行性腮腺炎,耳鸣,耳聋,肺结核,小便不利。

用法用量0.5~1两。

注意孕妇慎用。

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《中药大辞典》:磨盘草

药材名称磨盘草

拼音Mó Pán Cǎo

别名金花草、唐挡草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耳响草(《岭南采药录》),帽笼子、磨笼子(《陆川本草》),磨盆草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,印度苘麻(《英拉汉植物名称》),牛响草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,白麻(《广西中草药》)。

出处《岭南采药录》

来源锦葵科植物磨盘草全草。夏,秋割取全草,晒干。

原形态一年生成多年生、直立、分枝,亚灌木状草本,高0.5~2.5米,全部皆被灰色短柔毛。叶互生,具长柄;圆卵形至阔卵形,长3~9厘米,宽2.5~7厘米,先端短尖,基部心形,叶缘有不规则的圆齿,两面皆被灰色小柔毛。花单生叶腋,黄色,直径2~2.5厘米;花柄长,近顶端有节;萼盘状,5深裂,绿色,密被灰色小柔毛,裂片阔卵形,短尖;花瓣5,较萼长2倍以上;雄蕊多数,花丝基部连成短筒;子房上位,心皮15~20,轮状排列。蒴果圆形似磨盘,高约1.5厘米,宽2厘米,分果丬15~20,顶端具短芒。种子肾形,被星状疏柔毛。

生境分部生于砂地、旷野或路旁。分布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、福建、台湾等地。产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
性状干燥全草主干粗约2厘米,有分枝,外皮有网格状皱纹,淡灰褐色如被粉状,触之有柔滑感。叶皱缩,浅灰绿色,背面色淡,少数呈浅黄棕色,被短柔毛,手捻之较柔韧面不易碎,有时叶腋有花或果。气微。

化学成分磨盘草全草含黄酮甙、酚类、氨基酸,有机酸和糖类。黄酮甙有:棉花皮甙、棉花皮次甙、矢车菊素-3-芦丁糖甙。

性味①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"味甘,性平,无毒。"

②《本草求原》:"叶:甘涩,微温。"

功能主治清热,利湿,开窍,活血。治泄泻,淋病,耳鸣耳聋,疝气,痈肿,荨麻疹。

①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"散风、盘热。耳鸣、耳聋,煲鸡、肉食亦可。"

②《本草求原》:"健脾,止泻,同米擂煮黄糖食。"

③《岭南采药录》:"能升清降浊,开窍活血,又捣敷搭手、痈疮。"

④《广东中药》Ⅱ:"治小肠疝痛,肾虚余沥,小便刺痛或小便浑浊,腮腺炎,骨蒸劳热。"

⑤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疏风清热,升清降浊。治感冒高热不退,流行性腮腺炎,耳聋,耳鸣,甲状脓肿,遗精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~2两;或炖肉。外用:捣敷。

复方治过敏性荨麻疹:磨盘草干全草一两,猪瘦肉适量,水炖服。(厦门《新疗法与中草药选编》)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磨盘草

药材名称磨盘草

拼音Mó Pán Cǎo

英文名Herb of Indian Abutilon

别名金花草、磨挡草、耳响草、帽笼子、磨笼子、木磨子、磨盆草、苘麻、白麻、磨谷子、磨龙子、牛姑仔磨、磨丬果、复盆子、半截磨、磨仔草、假茶仔、牛响草、挨砻地堵、磨砻草、磨盘花、累子草、米兰草、帽子盾、倒绋草、四米草、研仔盾草。

出处出自《岭南采药录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锦葵科植物磨盈草的全草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butilon indicum (L.) Sweet [Sida indica L.]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切碎晒干。

原形态磨盘草 一年生或多年生直立的亚灌木状草本,高1-2.5m。分枝多,全株均被灰色短柔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2-4cm,被灰色短柔毛和丝状长柔毛;托叶钻形,外弯;叶卵圆形或近圆形,长3-9cm,宽2.5-7cm,先端短尖或渐尖,基部心形,两面均被星状柔毛;边缘具不规则锯齿。花单生于叶腋,花梗长达4cm,近顶端具节,被灰色星状柔毛;花萼盘状,绿色,直径6-10mm,密被灰色柔毛,裂片5,宽卵形,先端短尖;花黄色,直径2-2.5cm,花瓣5,长7-8mm;雄蕊柱被星状硬毛;心皮15-20,成轮状,花柱5,柱头头状。果为倒圆形似磨盘,直径约1.5cm,黑色,分果爿15-20,先端截形,具短芒,被星状长硬毛。种子肾形,被星状疏柔毛。花期7-10月,果期10-12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800m以下的地带,如平原、海边、砂地、旷野、山坡、河谷及路旁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
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气候,生长适温在25-30℃,不耐寒,一般土壤均能种植,较耐旱,喜肥,在疏松而肥沃的土壤上生长茂盛。

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。造成熟饱满种子,翌年3月直播,按行株距35cm×30cm开穴,每穴播种子3-4颗,覆土3cm,播后浇水保湿,7-10d即可发芽出苗。

田间管理 苗高5cm左右时间苗,每穴留壮苗1-2株。

间苗后追1次稀薄氮肥。以后每月中耕除草及追肥1次,施肥后进行培土。雨季注意排水防涝。

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主干粗约2cm,有分枝,外皮有网格状皱纹,淡灰褐色如被粉状,触之有柔滑感。叶皱缩,浅发绿色,背面色淡,少数呈浅黄棕色,被短柔毛,手捻之较柔韧而不易碎,有时叶腋有花或果。气微。

化学成分全草含土木香内酯(alantolactone)和异土木香内酯(isoalantolactone),没食子酸(gallic acid);地上部分含亮氨酸(leucine),组氨酸(histidine),苏氨酸(threonine),丝氨酸(serine),天冬氨酸(aspartic acid),香草酸(vanillic acid),对-香豆酸(coumaric acid),对-羟基苯甲酸(hydroxybenzoic acid),咖啡酸(caffeic acid),延胡索酸(fumaric acid),对-β-D-葡萄糖氧基苯甲酸(β-D-glucosyloxybenzoic acid),葡萄糖基-香草酰基葡萄糖(gluco-vanilloylglucose),果糖(fructose),半乳糖(galactose),葡萄糖(glucose),β-谷甾醇(β-sitosterol),粘液质(mucilage)及C22-C44。烷烃(alkane);花含棉花皮素-8-葡萄糖甙即棉花皮甙(gossypetin-8-glucoside,gossypin),棉花皮素-7-葡萄糖甙即棉花皮异甙(gossypetin-7-glucoside,gossypitrin),矢车菊素-3-芦丁甙(cyanidin-3-rutinoside)。磨盘草还含挥发油,油中成分有β-蒎烯(β-pinene),丁香烯(caryophellene),丁香烯氧化物(caryophyl-lene oxide),桉叶素(cineole),牻牛儿醇(geraniol),牻牛儿醇乙酸酯(geranylacetate),榄香烯(elemene),金合欢醇(farnesol),龙脑(borneol)及桉叶醇(eudesmol)等。

性味甘;淡;性凉

归经肺;肾经

功能主治疏风清热;化痰止咳;消肿解毒。主感冒;发热;咳嗽;泄泻;中耳炎;耳聋;咽炎;腮腺炎;尿路感染;疮痈肿毒;跌打损伤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0-60g;或炖肉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煎水熏洗。

注意孕妇慎服。

复方治过敏性等麻疹:磨盘草干全草一两,猪瘦肉适量,水婉服。(厦门《新疗法与中草药选编》)

各家论述1.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散风、血热。耳鸣、耳聋,堡鸡、肉食亦可。

2.《本草求原》:健脾,止泻,同米擂煮黄糖食。

3.《岭南采药录》:能升清降浊,开窍活血,又挽救播手、痈疮。

4.《广东中药》Ⅱ:治小肠烦痛,肾虚余沥力、便刺痛或小便浑浊,腮腺炎,骨蒸劳热。

5.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疏风清热,升清降浊。治感冒高热不退,流行性腮腺炎,耳聋,耳鸣,甲状臃肿,遗精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《中药大辞典》:锡药材名称锡拼音Xī别名白锡(《山海经》),矧(《尔雅》),镴(《周礼》郑玄注),白镴(《尔雅》郭璞注)。出处《本经》来源为一种银白色金属,主要由锡石中炼出。原形态矿物形态详"

  • 梅花刺果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梅花刺果药材名称梅花刺果拼音Méi Huā Cì Guǒ别名打油果(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,打枪果(《贵州草药》)。出处《贵州草药》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扁核木的果实。夏、秋

  • 臭牡丹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臭牡丹根药材名称臭牡丹根拼音Chòu Mǔ Dān Gēn别名臭枫根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出处《植物名实图考》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牡丹的根,9~10月间采收,晒干。性味辛苦,温

  • 小棕包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小棕包药材名称小棕包拼音Xiǎo Zōnɡ Bāo别名批麻草、小黎芦来源为百合科黎芦属植物蒙自黎芦Veratrum mengtzeanum Loes. f.,以根及全草入药。秋季采

  • 矩镰荚苜蓿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矩镰荚苜蓿药材名称矩镰荚苜蓿拼音Jǔ Lián Jiá Mù Xu别名莫桑河(藏名)出处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来源为豆科植物矩镰荚苜蓿的全草。7~8月采收

  • 粗叶卷柏

    药材名称粗叶卷柏拼音Cū Yè Juǎn Bǎi英文名Roughleaved Spikemoss别名肺筋草、石上柏、凤尾草、鸭头草、银肺筋草出处始载于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》。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

  • 蚕茧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蚕茧药材名称蚕茧拼音Cán Jiǎn别名家蚕茧来源昆虫纲鳞翅目蚕蛾科家蚕Bombyx mori L.,以除去茧蛹的茧入药。生境分部辽宁、河北、山东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新疆

  • 丝棉木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丝棉木药材名称丝棉木拼音Sī Mián Mù别名白皂树(《中国树木志略》),明开夜合(《河北习见树木图说》),桃叶卫矛(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),白杜(《中国高等植物图

  • 乌棒子

    药材名称乌棒子拼音Wū Bànɡ Zi别名水黄杨木来源为远志科植物尾叶远志Polygala caudata Rehd. et Wils.,以根入药。四季可采,洗净,晒干。性味苦,平。功能主治

  • 翼首草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翼首草药材名称翼首草拼音Yì Shǒu Cǎo别名棒子头、狮子草来源川续断科翼首花属植物匙叶翼首花Pterocephalus hookeri (Clarke)Hoeck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