疟疾之一。指疟疾发于夜间者。①即三阴疟。《医宗金鉴》卷四十二:“疟在夜发,名曰三阴疟疾。”详见三阴疟条。②即鬼疟。《张氏医通·疟》:“夜疟俗名鬼疟。此邪入血分,宜升散血脉之邪。《千金》内补建中加升、柴
舌尖舌根俱黑苔,舌中部白苔的舌象。为心肾热极,脾胃真热假寒证候。若证见发热詀语,呃逆干呕,食入即吐,意识朦胧,为热邪弥漫,火毒炽盛,可用十全苦寒救补汤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出《斗门方》。为苦楝皮之简称,详该条。
是蚝的异体字。参见蚝壳条。
病名。见《医学入门·水肿》。即风肿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韩文海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马先蒿,详该条。
证名。《医碥·汗》:“脱汗,阴盛格阳,汗从阳脱,味淡不咸,如珠不流,为汗绝,不治。”详绝汗条。
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六。即噤口痢。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粉条儿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