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药材>篱笆竹

篱笆竹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篱笆竹

药材名称篱笆竹

别名类芦、石珍茅、飞竹叶、聊箭杆子、假芦

来源禾本科篱笆竹Neyraudia reynaudiana (Kunth) Keng,以嫩苗入药。

生境分部长江流域以南,广西和西南诸省。

性味甘、淡,平。

功能主治清热利湿,消肿解毒。

肾炎水肿:鲜篱笆竹1小扎,用火烧一端,另一端流出竹沥,取竹沥一碗,分多次内服,1天内服完。

毒蛇咬伤:嫩叶1~2两,捣烂,冲开水服。

竹木刺入肉:用嫩苗捣烂敷患处。

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《中华本草》:篱笆竹

药材名称篱笆竹

拼音Lí Bɑ Zhú

来源药材基源:为禾本科植物类芦的嫩苗、叶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Neyrandia reynaudiana (Kunth)Keng

原形态类芦 多年生草本。具木质根茎,须根较粗而坚硬。秆直立,高1-3m,径3-10mm,通常具分枝,节间被白粉。叶鞘紧密抱茎,无毛而仅沿其颈部具柔毛;叶舌密被柔毛;叶片长20-70cm,宽4-10mm,先端细渐尖,扁平或卷折,无毛或者上面有时被柔毛。圆锥花序长30-70cm,分枝长而细弱,开展下垂;小穗含4-8花,长6-8mm,其第1花仅具外稃而无毛;颖长2-3mm,无毛;外稃长约4mm,先端具长1-2mm向外反曲的短芒,边脉上有长约2mm的白柔毛,内稃短于外稃,透明膜质。花、果期8-12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河边、草坡或石山上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和西南等地。

性味甘;淡;平

功能主治清热利湿;消肿解毒。主毒蛇咬伤;竹木刺入肉

用法用量内服:30-6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北豆根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北豆根药材名称北豆根拼音Běi Dòu Gēn英文名RHIZOMA MENISPERMI别名黄条香、黄根、汉防己、防己藤、山地瓜秧来源本品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Menispermu

  • 细枝柃

    药材名称细枝柃拼音Xì Zhī Línɡ来源药材基源:为山茶科植物细枝柃的茎、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urya loquaiana Dunn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鲜用或晒干。原形态细枝柃 灌木或小

  • 绢毛石花

    药材名称绢毛石花拼音Juàn Máo Shí Huā别名卷丝苦苣苔来源苦苣苔科绢毛石花Corallodiscus sericeus (Craib)Burtt,以全草入药。

  • 母猪藤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母猪藤根药材名称母猪藤根拼音Mǔ Zhū Ténɡ Gēn出处《陕西中草药》来源为葡萄科植物母猪藤的根,夏、秋季挖,晒干或鲜用。性味辛,凉,有毒。功能主治清热解毒。治肺痈,疮

  • 大驳骨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大驳骨药材名称大驳骨拼音Dà Bó Gǔ别名黑叶爵床、大接骨来源为爵床科鸭嘴花属植物大驳骨Admatoda ventricosn (Wall.) Nees [Justicia ve

  • 三棱草

    药材名称三棱草拼音Sān Lénɡ Cǎo别名大三方草、三棱马尾、仙鹤草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。出处《贵州民间药》来源为莎草科植物有喙红苞薹的带根全草。7~8月采。原形态多年生草本。根茎短,横

  • 赤链蛇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赤链蛇药材名称赤链蛇拼音Chì Liàn Shé别名赤链(陶弘景),赤楝蛇、桑根蛇(《纲目》),火赤炼(冻义《动物学》),火练蛇(薜德焴《系统动物学》),

  • 珍珠母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珍珠母药材名称珍珠母拼音Zhēn Zhū Mǔ英文名CONCHA MARGARITIFERA别名真珠母、明珠母来源本品为蚌科动物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 (Lea)、

  • 柳叶斑鸠菊

    药材名称柳叶斑鸠菊拼音Liǔ Yè Bān Jiū Jú英文名root of Willowleaf Ironweed别名米碌塞、铁珠草、白头升麻、白龙须出处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

  • 吊灯花叶

    药材名称吊灯花叶拼音Diào Dēnɡ Huā Yè来源药材基源:为锦葵科植物吊灯扶桑Hibiscus schizoptalus (Mast.) Hook.f.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ibiscu